今天,股市上演魔幻一幕:在苹果产业链集体“雪崩”的阴影下,蓝思科技、复旦微电子、奥比中光却逆势涨停,带领“碰一下支付”概念股强势突围!
蓝思科技开盘飙涨15%,奥比中光、复旦微电分别斩获9.8%、1.4%的亮眼涨幅。这场看似突兀的行情背后,“碰链”概念正成为市场瞩目的新焦点,揭示中国科技产业链的韧性密码。

自美方关税大棒挥向“果链”以来,相关企业股价一度跌跌不休。但以蓝思、奥比、复旦微为代表的企业却走出独立行情,背后正是“碰链”布局的提前谋划。
数据显示:
- 蓝思科技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降低至49.45%,其中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超50%;
- 奥比中光作为3D视觉技术龙头,2023 年公司工业三维测量、AIOT、生物识别、消费电子行业 毛利率分别为 72.16%、49.47%、35.75%,占比越来越高。
- 复旦微电则在金融IC卡芯片领域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复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90亿元,可控产品营收增长明显。
当“果链”订单面临不确定性时,“碰链”生态带来的新增长曲线,恰似为企业筑起一道风险防火墙。
不依赖果链,中国电子产业自建“碰一下”生态产业链曾几何时,“果链”代工模式让中国电子企业迅速崛起,但也让部分企业陷入“路径依赖”。
但近年来,上述企业的财报当中,我们都能找到这种第二曲线。比如说蓝思科技就重点描绘了其在AR、NFC支付等领域的布局。没错,其中就包括支付宝那个遍布大江南北的“碰一下”支付!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的产业概念,极大的增强了风险抵抗能力。
以此类推,从碰一下概念顺藤摸瓜,还能找到更多的制造业在新的产业场景里找到了带头大哥。
蓝思科技:苹果玻璃盖板一哥,如今摇身一变成“碰一下”支付终端大佬,招股书里明晃晃写着和支付宝推出“触碰式智慧零售终端”,港股IPO募资120亿,全力押注全球化和智能支付生态等。
奥比中光:知名的 3D传感供应商,现在给“碰一下”终端提供整机组装;近日,市场传言蚂蚁集团开始布局AI眼镜,而奥比中光在3D视觉感知技术具备优势,让投资者为之振奋。
联迪商用:此前默默无闻的POS机厂商,搭上“碰链”快车,订单接到手软!
可以说,中国电子产业已从“为他人做嫁衣”转向构建自主生态,战略转型的底气来自技术沉淀与市场验证。
当“碰链”企业用业绩证明多元布局的有效性,市场正在重新审视中国科技产业链的价值——它不再是单一巨头供应链上的“螺丝钉”,而是拥有完整生态闭环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