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新国师,给白宫献上的妙计,可能让美国走上苏联的老路

星瑞看历史 2025-04-08 09:57:04

特朗普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网红,他凭借自己超强的个人魅力以及演讲时的风趣幽默俘获了一大批选民,并最终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而他竞选演讲的稿件其实是他智囊团其中一个人为他写的,这个人叫斯蒂芬米兰。

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米兰还成为了特朗普政府财政部经济政策高级顾问,甚至还为特朗普提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设计了相应的再工业化政策。

但当人们看到他所提出的经济政策理论时,却发现其中有许多改革措施和当年的苏联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一、特朗普新国师

斯蒂芬·米兰非常年轻,他出生于1985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本科就读于杜克大学,后来又进入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他的老师是全球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

马丁曾担任过里根、小布什、奥巴马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并且对许多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米兰的政治生涯可以说开始的非常早,他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到了美国一位众议员的办公室工作,并在这一阶段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政府基层工作经验。

随后他又进入到了美国阿拉巴马州一位参议员的政治团队当中担任通讯主任。

之后特朗普在招募竞选团队成员的过程中将他招入了麾下,并且让他担任了自己演讲撰稿人的职位,他也在随后帮助特朗普撰写了就职演说稿件,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演讲效果。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之后,米兰也因此入住白宫成为了其中的高级顾问,并且主要负责的是移民政策制定等内容,随后他逐步担任了特朗普政府财政部经济政策高级顾问。

在2024年,特朗普又将米兰升任为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协助白宫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但是许多人也认为,他制定的某些经济政策会给美国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例如在移民政策上,他的许多制度比较激进和强硬,这对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来说有些不合时宜。

还有他所提出的国防驱动型产业发展策略,其中的核心举措就是通过进一步增加军费开支来刺激军工企业,进而刺激全国的工业产能。

在他看来,拜登政府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刺激产业复苏收效甚微,并且不可持续,只有通过国防驱动才能够治标又治本。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国防驱动型产业发展和历史上苏联在冷战时期所制定的某些经济政策具有高度相似性。

人们有理由怀疑,难道是美国为了应对目前强势崛起的中国也走上了苏联的老路吗?

二、献上锦囊妙计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细看美国的许多国防驱动战略和之前苏联的许多政策内容都非常类似,首先就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重心越来越向军事倾斜。

米兰提出的制造业发展政策就是希望国家能够通过进一步增加国防开支、武器生产,使某些成绩的工业产品生产进一步复苏,并且在他看来,国防需求是一个国家永远不会消失的市场需求。

而且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经常进行的操作就是挑起战争,然后向参与战争的国家售卖军火,以便给企业本土产业化生产提供非常稳定的支持。

而苏联的政策也差不多,尤其在冷战期间,苏联被迫陷入了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陷阱,整个国家将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在了军事领域。

他们曾经也异想天开过,希望能够发展军工企业,使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上升一个台阶,甚至能够超越美国,但结果并不是他们所希望那样。

米兰的国防驱动战略还包括了在全球范围内和越来越多的国家缔结同盟体系,构建一个影响范围非常广的军事同盟,例如北约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现如今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也和太平洋周边的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在军事防御方面形成了某些协议,并且定期展开联合军演。

相似的是苏联也在冷战时期,希望能够通过构建广泛的军事联盟,例如华沙条约国家。当然与这些盟友的关系并不是白白取得的,当前的美国想要和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形成军事同盟也必须为这些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比如向他们出售最先进的军事武器装备、当他们遭到军事威胁时还要在第一时间帮他们出头,维护其主权安全,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耗美国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以及经费支出。

米兰提出的国防系统战略还包括实行在高科技层面的技术封锁以及对他国的技术遏制政策。

在当前国际环境中也同样如此,美国对本国的高技术产品以及信息技术出口到中国进行严格管制。

甚至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到美国也会承担非常高的关税,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

其实在冷战时期,苏联也采取过相应的技术民族主义政策。

苏联对许多高科技技术产品的研发也是非常保密的,甚至对当时的许多盟友都未曾透露。

他们很少和外界进行技术交流,而是凭借技术垄断地位,通过内部技术发展和军事工业强化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企图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技术升级。

美国的国防驱动战略很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许多经济资源都被转移到军事发展领域,比如目前美国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马斯克就代表着当前美国企业最前沿的科技水平,他所提出的重型火箭计划以及移民火星都会使许多资源向军事领域所倾斜,甚至会对许多民用经济产生挤压。

而苏联时期的政策也同样如此。

在冷战时期,苏联过度依赖军工企业导致民用经济发展疲软。许多民众连基本的生活水平都无法保证,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最终使国家经济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以至于导致经济崩溃、国家解体。

而且美国的国防驱动战略很可能造成因为大规模军事支出地方财政赤字,且无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要知道当时苏联在冷战过程中最终解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的军事扩张以及在高技术水平投入过多经费,造成整个国家经济负担太重。

因此米兰提出的这些经济改革策略很可能会给美国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尤其这些政策和当时美苏冷战过程中,苏联的许多错误举措高度相似,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其实米兰提出的国防驱动策略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再度工业化的核心环节,也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的具体实施措施。为了实施这些目的米兰还颁布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许多硬性标准。

在米兰看来,国家的军队对武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革新有着确定性的需求,这是普通民众消费市场所无法比拟的。

他还规定在武器制造过程中,军工企业要做到80%的零件必须来自美国供应商。这一举措是为了倒逼本国工业能够进一步巩固基础建设,进而实现重新复兴。

他认为进行国防科技研发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基本的国防能力,还能够产生非常高的经济附带价值。甚至再造出一个“硅谷”。

当年硅谷的诞生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防部的资助。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资助了斯坦福大学等一大批学校,并在加州的一个地方建立了一个研发基地。

其中引入了许多研究硅基半导体芯片的科技企业,这就是后来硅谷的前身。

到了冷战时期,美国同样实施了国防驱动战略,随后美国对电子、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装备研发投入逐渐上升。

尤其在卫星、导弹、微波、电子等领域实现了官方和民间公司的大力合作,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硅谷科技公司的不断发展。

在硅谷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采购就占到了其产出的35~40%,还有在50年代美国航天局和空军共同签署了有关半导体的合同。

这一举措直接孵化出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另外还有许多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美国军队,并借此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三、危机重重

其实虽然特朗普的智囊米兰野心勃勃地在推进国防驱动的工业化战略,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如今的全球化发展已经和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完全不一样,并且经济发展模式也日新月异。

况且现在的美国和当时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美国已经不是一个状态了。

美国现在暴露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制造业空气化,这比之前任何时期都严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事制造业行业的人数锐减。

和冷战时期相比,美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减少了700多万人。并且从事制造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也由之前的38%骤减到了8%。

制造业占整体GDP的比重在20世纪50年代时大约是25%,而到了去年这个数据已经不足11%。此外,美国制造业出口在世界上的占比也下降了好多。

许多资本家依靠全球化市场将制造业生产环节外包给了例如中国、印度等成本低廉的国家,而留在美国本土的只有产品设计、产品研发。

传统制造业在美国也呈现出非常萎缩的局势,就连美国引以为豪的汽车,钢铁,煤炭等行业也在俄亥俄州、宾西法利亚州逐渐衰落。

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拿芯片来说。美国在90年代生产的芯片占到全球38%,而现在却连10%都不到,至于从事各类制造业的公司和企业的数量,目前也下降了1/4。

基于以上状况,米兰所提出的美国再工业化目标明显无法实现。即便依靠国防支出增加来刺激经济,那么美国也无法将更多地制造业企业吸引回美国,即使回来也无法构建起更加完整的制造业上下游产业。

而且米兰提出的放松金融监管也有加剧市场经济风险的可能。尤其是可能导致市场自由度进一步增加,严重的甚至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的景象。

综上所述,斯蒂芬·米兰的“国防驱动型产业政策”旨在通过国防采购、供给侧改革、国防研发和教育投资等措施,推动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同时增强国家安全。

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现实挑战和潜在风险。

信息来源:

[1]斯蒂芬·米兰:作为特朗普“新国师”,有一个大胆计划.观察者网.

[2]美国的再工业化路径抉择:特朗普新国师的大胆计划, 让人不寒而栗.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3]美国两次“再工业化”的“玄机”.中华读书报.

[4]14年,美国“再工业化”收效如何了?环球时报.

0 阅读: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