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礼金统计完了..."婚礼管家递来礼单那刻,我的手都在抖。看着满场40桌空酒瓶和剩菜,再瞄到纸上密密麻麻的"200元",当场血压就飙到180——这年头红包都通货膨胀成冥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弟这场婚宴砸了7万2,光酒席就1800一桌。结果呢?二姨全家随200,发小铁哥们掏500,连我那个开保时捷的表叔都只给300!现在的人情味,简直比外卖附赠的辣椒包还稀薄。
"上次你爸生日人家随600,这回你回200还有脸说?"
"普通家庭摆40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们村支书嫁女儿,连卖菜大妈都收到请帖..."
这事越想越有意思。以前村里办酒,八仙桌摆开就是情分;现在酒店办席,菜还没上先算成本。到底是人心变薄了,还是我们把人情做成了生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三舅去年嫁女儿就聪明,直接声明"拒收礼金"。结果呢?原本要摆50桌,最后只来了15桌至亲,省下的钱给小两口欧洲游。回头想想,那些没来的"朋友",可不就是冲着份子钱来的?
当我们在抱怨"份子钱太少"时,其实是在用计算器丈量感情。真正的悲剧不是收到200块红包,而是我们把人情世故活成了加减乘除。
下次遇到红白事,不妨学学广东人:利是封里装20块照样喜气洋洋。毕竟情分这东西,既不能当存款单计较,更不该变成道德绑架的筹码。
现在看着弟弟新婚合照里那些笑脸,突然觉得:那些坐在40桌酒席里的人们,或许比红包数字更值得珍惜。你们说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