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了!上海到处都是!不少人嘴巴撞出血、缝针、补牙!很费劲?

语林啊娱乐 2025-03-23 02:26:45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充电越来越便捷,充电桩却越来越危险?不禁让人质疑:充电桩的设计和使用安全是否被忽视?近期,上海市内频发的充电枪伤人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车主们口口声声抱怨,嘴巴被充电枪砸伤、牙齿被撞掉,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设计隐患?在上海市的一家充电站,当时正值高峰期,车主在插拔充电枪时没有预料到充电电缆的强大扭转力,导致充电枪弹出,直接砸向车主的脸部。

车主的嘴巴受伤,经过紧急治疗,缝了八针。事发后,车主将这一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许多人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自己也曾因充电枪的重力和扭转力而受伤,不仅是面部伤害,有些车主还扭伤了手腕,牙齿也因此断裂。

一些网友提出,充电桩的设计应更加人性化,减少不必要的危险。一些专家也认为这种设计问题不仅与快充技术的普及相关,更与行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充电桩的快充技术越来越先进,线缆为了支撑更高的电力传输,需要更加粗大和坚固,意味着更高的扭转力和更沉重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充电站,充电桩的设置远离车辆,导致车主需要将重型线缆拉到车前。许多车主表示,在拉动充电枪的过程中,线缆的力量不易控制,时常出现回弹现象,给车主带来不小的困扰和不适。一些车主甚至形容这是一场“与蟒蛇搏斗”的过程,既费力又危险。

如果被充电枪误伤,责任该由谁承担?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的刘文熙律师指出,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若充电桩存在设计缺陷或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者需为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实际情况是,要证明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并不容易,这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

很多车主表示,在发生伤害时,维权过程艰难,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赔偿。业内人士也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充电枪重、线缆紧绷的问题,部分充电桩制造商正尝试推出更轻便的充电设备。专家们也指出,减轻重量并不简单,充电功率的增大要求更粗的导线才能保证安全性。

一些充电桩企业也开始在充电站增加安全提示,如语音提示、警告标识等,提醒车主注意充电时的操作安全。车主们也被建议在充电前检查线缆是否扭曲,如果存在扭转,最好等待恢复后再进行充电。

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如何兼顾使用安全和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充电桩的设计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解决实际使用中的痛点,成为每一位车主关注的焦点。

这一事件背后,我们是否忽略了充电桩设计中的“隐形”危险?在追求便捷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付出了不该有的代价?希望这一事件能够成为警钟,让各方更加注重充电桩设计的安全性,避免更多类似伤害的发生。

0 阅读:7

语林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