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逗”孩子当作乐趣,因为这会是你们隔阂的关键!

文妈讲育儿 2021-07-20 10:13:31

作者:文妈。{提问私聊}

创作不易,谢谢关注。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之前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就是一位父亲伸出手想要去抱女儿,女儿也是满心欢喜的去迎接,结果快要抱上的时候父亲又把手收了回去,留下女儿满脸错愕,愣了一会后父亲又伸手手去抱,然后又缩回来,后来女儿也是不开心的几天都没有理这位父亲。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就说过:“逗孩子的时候也要恰到好处,不要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上去逗孩子,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失落和不安。”

对于很多家中和大人都把逗孩子这件事当作是习以为常的,经常打趣孩子道:”你的妈妈不要你了,跟我走吧,我家中还有哥哥姐姐陪你玩呢,跟我走吧。”

当孩子想喂母亲吃东西的时候,母亲却说:“不用了宝贝,妈妈不爱吃,把这些都给你吧。当孩子向爸爸寻求抱抱的时候,爸爸却拒绝了,这时爸爸的朋友却说:“宝宝,你的爸爸不要你了,来叔叔抱”

表面上来看,这些逗孩子的行为都是对孩子无害的,其实上这是对孩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孩子心中会产生很多失落、害怕的情绪,这些情绪会在心中滋生发芽。

1.逗孩子容易使孩子对大人们没有信任

在微博和知乎上,这种逗孩子的行为早就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过年亲戚都来家里做客,看到孩子就抱着说:“宝宝,爸妈不要你了,跟婶婶走吧,婶婶家里有很多好玩的”孩子听到着哇哇就大哭起来,而亲戚却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较真。”

女儿小时候也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就是过年带着女儿去表姐家玩的时候,表姐不知道是不是一是兴起,跟我女儿说:“跪下来给我磕一个头,我压岁钱多给你一百。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表姐在开玩笑。

可是当我转头的时候发现女儿真的在给表姐磕头,而表姐却是在那里哈哈大笑,我看到之后十分的生气,立马跑过去把女儿抱了起来,并且表示对表姐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的不认可。

孩子对家人的信任都是来自心理本能,家长们不应该随意践踏孩子的信任。

我喜欢孩子,是喜欢他们的单纯无暇和天真活泼,孩子一开始对谁都是信任的,所以这么可爱的小天使,家长们应该好好对待他们,试想一下哪个成年人不是从孩子度过的呢?

和孩子玩也要有“德”不要随便逗孩子了。

2.“逗”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安全感

之前有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去肉食橱窗,指着一只猪对孩子说:“你看这猪耳朵,是小猪佩奇妈妈的,这猪脚是小猪佩奇爸爸的,这猪肠子是小猪佩奇的.”

孩子此时看着橱窗,眼中满是惊恐,家人这样随意的几句话,认为无关紧要的几句话,其实会给孩子心中造成很大的创伤,这样的行为会使孩子对他们看到的动画片都有很强烈的阴影。

曾经小的时候很长的时间里,我不敢去吃西瓜,因为父亲之前跟我说:“吃西瓜如果不吐西瓜皮的话,会使体内的西瓜在身体里慢慢长大,然后肚子会炸裂开来,当时父亲的这几句话其实只是想让我吃西瓜要把西瓜籽吐出来,可是对我的内心其实是有很大的创伤。

因为孩子对未来事物的一切都是处于未知状态的,对每一件事物都是处在求索的,所以请家长们不要用“逗”的形式使孩子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害怕。

3.小结最后

之前看到过一本书,是这样说的:“家长们逗孩子是需要孩子建立在开心的前提下的”,所以如果不正确的“逗”会使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造成扭曲,就很容易使孩子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成长,所以家长们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逗孩子的每个成分你可能不会记得,但是孩子会牢记于心的。

之前有个研究,就是让成年人去回答三岁小孩对每件事心里是怎么想的,最后只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回答出来了,这就说明,很多大人其实都不知道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就请家长们不要随便开玩笑。

总结:我们应该努力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内心的思想其实才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我们应该多多去关注孩子都内心想法,使孩子得到更加健康的成长。

以上就是本文内容,想了解跟多育儿内容和健康内容都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文妈,专注育儿三年载。

1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1-07-22 20:19

    有的孩子经常破坏东西,你抽到他哇哇大哭下次他还敢[呲牙笑]不为什么 因为记不住[呲牙笑]

文妈讲育儿

简介:从事育儿工作二年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