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求求你帮帮我吧!我弟弟发高烧,救命钱被偷了!"1985年深秋的火车站里,一个披着补丁棉袄的姑娘抱着个脸色发白的孩子,哭着向我求助。
站台上寒风呼啸,让人直打哆嗦。刚退伍的我,身上就剩8块钱准备坐车回家。
人来人往的站台上,到处都是拖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月台边几个小贩还在吆喝着卖烤白薯,香味飘得老远。
我正犹豫着,忽见那孩子嘴唇发紫,整个人蜷缩在姐姐怀里直哆嗦。那姑娘穿着件打了补丁的灰色棉袄,裤脚还沾着泥巴,看样子是赶了很远的路。
"你在这等会。"我把那8块钱掏出来,还没数完,姑娘就急忙摆手:"太多了,我就差2块钱买票。"
我把皱巴巴的钱塞到她冰凉的手里:"都拿着吧,赶紧带弟弟去医院。"说这话时,我心里也在打鼓,这可是我仅剩的盘缠了。
站台广播里正播着"开往泰安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我从挎包里翻出个旧信封,撕下一角,写下自己的地址:"等你方便了再还。"
姑娘接过纸条,眼泪扑簌簌往下掉:"我叫李巧燕,一定会还您钱的!"她的眼睛很亮,透着一股倔强劲儿。
看着她抱着弟弟匆匆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意。想起在部队时,战友老马发烧40度,我和几个兄弟轮流背着他走了一宿山路去连队医院。
那会我们都穷,谁家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战友们凑钱帮忙。就像连长常说的:"咱们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
天已经黑了,我背着军绿色帆布包,踏上了回家的山路。初冬的山风呼呼地刮,钻进领子里直往身上灌。

路边的柿子树光秃秃的,只剩下几个红柿子还挂在枝头。这条路,我小时候没少走,现在竟觉得格外漫长。
走到半路,天上飘起了小雪。脚下的石子路越发难走,我缩着脖子,加快了步伐。忽然想起,那姑娘抱着病重的弟弟,得多着急啊。
回到家已经半夜了。娘听见动静,披着棉袄出来:"咋这么晚才到?"我嘿嘿笑着打马虎:"部队都习惯了,想多走走。"
娘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存点钱不会啊?走了这么远的路。"说着就往灶台边走,"我给你热了锅米汤。"
过了几天,娘从邻居那听说是我把路费给了个陌生姑娘,数落我:"你这孩子,咋这么实诚呢?万一遇着骗子可咋整!"
我笑着说:"娘,您放心,我看人准着呢!"心里却在想那姑娘和她弟弟现在怎么样了。
转眼到了腊月,我在县建筑工地干活。那会儿正赶上县里修建新商场,活多工钱少,可我也不觉得苦。
晚上回到工棚,战友老李还会掏出他那台收音机,放着《小白杨》给大伙听。那歌声飘在寒冷的夜里,让人想起远方的亲人。
没成想,干了大半年,一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伤了腿。工友们七手八脚把我送进县医院,医生说得住院观察。
躺在病床上,我直叹气,这下可要误了不少工。住院的日子难熬,每天就盯着天花板发呆,数着吊瓶里的药水一滴滴落下。
"王大夫,5号床该打针了。"一天早上,听见有人这么喊。我抬头一看,就见个白大褂护士走了进来。

这姑娘,怎么这么面熟?她倒是先认出了我:"是您!火车站的恩人!"原来是李巧燕,如今在医院当了护士。
她告诉我,当年拿到钱后,带着弟弟去了省城,原来是重症肺炎。后来一边照看弟弟,一边在医院勤工俭学,慢慢学会了护理,最后考上了护士。
"这是当年借的8块钱,我一直存着。"她从护士服口袋里掏出几张整整齐齐叠好的钱。我笑着摆手:"都过去这么久了,还记着这事儿呢!"
慢慢的,我知道了她的故事。她爸是个老军人,在救火时牺牲了。她妈拉扯姐弟俩,靠缝补度日。
说起这些时,她眼圈都红了。我也给她讲部队里的事,讲战友之间的那些故事。有时候说着说着,她就会笑起来。
住院期间,她总会多照顾我一些。有时值夜班,还会给我带些白开水。我问她累不累,她就笑:"习惯了,照顾病人就是我的工作。"
我发现她特别爱笑,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儿似的。渐渐地,我开始期待每天见到她的时候。
出院那天,她红着脸说:"你要是不嫌弃,可以常来看看我。"我心里一热,点了点头。可没想到,这事传到我娘耳朵里,可把老人家急坏了。
"那姑娘家里条件不好,你俩处对象可不行!"娘把我叫到跟前,苦口婆心地劝。我急了:"娘,您别听别人瞎说。巧燕多好的姑娘,自己上进,还孝顺!"
后来,我带李巧燕回家,她给娘织了双毛袜,又帮着收拾屋子。慢慢的,娘的态度软化了。

看着她忙里忙外的样子,娘悄悄跟我说:"这姑娘,心眼实在。"说这话时,娘眼里闪着光。
1988年冬天,我们结了婚。日子虽然清贫,但过得踏实。她在医院工作,我在工地当了班长。
每到发工资,我们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接济几个贫困学生。"咱们再苦,也得记着帮助别人。"李巧燕常这么说。
1995年,我们的儿子上小学时,问起我和他妈妈的故事。我把那8块钱的事讲给他听,他眨巴着大眼睛说:"爸,那会儿8块钱能买好多东西吧?"
我摸着儿子的头笑了:"是啊,可比现在值钱多了。但你知道吗?正是这8块钱,让我找到了你妈妈。"说这话时,在厨房忙活的李巧燕转过头来,冲我笑了笑。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我们还记得当年的艰难。每次下班回家,看见李巧燕在厨房忙活,想起当年火车站的那个深秋,心里就暖暖的。
我常想,人生就像那年的火车站,车来车往,人来人往。有人擦肩而过,有人却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如今啊,儿子大了,日子富了,但我们还记着那年的8块钱,记着那些互帮互助的日子。这些年,我们资助的学生也都成家立业了。
每逢过节,他们还会来看我们。李巧燕常说:"帮助别人的快乐,是最珍贵的财富。"说这话时,她眼里还是那种明亮的光。
那些年,火车站的寒风,8块钱的温暖,都化作了生命中最美的风景。谁能想到,一个偶然的相遇,竟然成就了一辈子的相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