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俄罗斯在沙特的利雅得,坐在一起聊了整整12个小时,就像跑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就为了给乌克兰的危机找个解决办法。但结果呢,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顺畅。特朗普还直接说了,他觉得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拖时间”。就在这时,中国这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邀请。那么,这里头到底有啥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儿呢?还有,中国收到的这个“邀请”究竟是啥?
最近啊,美国在沙特跟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代表团都聊了聊。聊完之后,美国和俄罗斯都拿出来一个“收获单子”,看着好像都挺满意的,说的东西也都差不多,比如要保证黑海那片儿的航运安全,让俄罗斯的农产品能再出口,还有想个法子保护能源设施啥的。不过啊,你仔细瞅瞅,这些其实都是些技术上的小细节,真正的大问题,两个国家之间的核心矛盾,那是一点都没动。
美国想通过谈判来提高自己的期望,说是要追求“彻底结束战火”,不过俄罗斯的务实应对导致谈判进展得很慢。俄罗斯这边呢,坚持要把停火和取消制裁放在一起谈,还提出了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等政治要求,这和乌克兰以及欧洲的立场明显对不上。就像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说的那样,俄罗斯“不靠美国”,凭借着军事上的优势和经济“向东发展”的策略,在谈判桌上挺主动的。
特朗普政府现在可真是左右为难。他们心里头急着想快点摆平冲突,好兑现当初竞选时给大伙儿许下的诺言。可问题是,他们手里头没啥硬货能让俄罗斯和乌克兰乖乖听话。想来想去,也就只能试着解除对俄罗斯的一部分制裁,想拿这个当诱饵,换点合作回来。但这一招,欧洲那边可不买账,反对声浪老高了。这么一来二去的,谈判就直接卡壳了。美俄两边的头头脑脑呢,也只好站出来,当着全世界的面儿,开始针锋相对。这局势,真是越来越棘手了。
特朗普说普京学他以前的商业谈判老招数,就是“拖着不谈,好让对方多让步”,他还承认,对俄罗斯施压效果并不咋地。普京听了可不含糊,直接回击,说美国想要“吞并”格陵兰岛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话里话外都在说美国这么搞,北极地区的稳定都要受威胁了。这俩人你来我往地掐架,不光看出他们互不信任,也说明美俄关系想要重归于好,那真是难上加难。
因为美欧那边给俄罗斯施加了不少压力,所以俄罗斯开始更加积极地“往东发展”。特朗普抱怨说谈判不顺利之后,俄罗斯那边,副外长鲁坚科很快就出来说话,他说希望能重新开始中俄印三个国家定期碰头开会,还特意提到“俄罗斯在东方有好多靠得住的朋友”。还有啊,28号那天,咱们中国外交部也发了个消息,说咱们的外交部长王毅,过段时间会受到邀请去俄罗斯访问。
说起来,中国在乌克兰这事儿上的看法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希望战火能停,大家能坐下来好好谈,政治解决争端,而且坚决不同意其他大国来插手。这样一来,中国就在美国、俄罗斯、欧洲和乌克兰之外,有了自己独特的地位。虽然以前特朗普说过“中国想求和”,但实际上,中国在国际事务上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既不跟着美国走,也不随便站队。
说起来,王毅外长这次去俄罗斯访问,不光是中俄两国按老规矩进行战略合作的交流,里头还藏着不少深层意思。一方面呢,俄罗斯那边想通过高层多聊聊,让大家别再瞎猜中俄关系,特别是现在美国和俄罗斯走得近,外界议论纷纷。另一方面,乌克兰那边的事儿到了紧要关头,中国这时候的调解本事可能就是解开死疙瘩的那把“钥匙”。比如说,粮食往外卖、打完仗后的重建这些事儿,中国经济实力杠杠的,在全球供应链上也是大腕儿,再加上中国不偏不倚的立场和影响力,俄乌两边都能接受中国来帮忙说和。
简单来说,美俄之间的谈判没谈拢,中俄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热乎,这就把现在的国际形势整得挺复杂。美国那边呢,头疼的是怎么一边压制中俄,一边又能搞定乌克兰那摊子事儿,这可真是个大难题。俄罗斯这边,打定主意要加强和东方的合作关系,打算长期这么干。咱们中国呢,还是得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坚持自己的外交原则,同时呢,也得像个大国那样,主动担点责任,这样才能既顾好自家利益,又让国际局势稳稳当当的。
王毅外交部长前往莫斯科的这一趟,可以说是这种思路的一个实际例子。不论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较量,还是咱们中国的加入,都显示出,要解决乌克兰这个问题,不能光靠一个国家使劲。得靠多个国家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给和平带来希望。
#百家说史品书季#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