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北伐匈奴大胜,让窦宪彻底成为了汉王朝的英雄,汉王朝的中流砥柱,也让窦宪的傲慢与嚣张更甚。
公元91年10月,14岁的汉和帝刘肇去西安祭拜祖灵,窦宪陪同。
到达西安后,在西安迎驾的官员们,居然叩拜窦宪,口称“万岁”。

此时的窦宪早已飘了,上前一步就想效法皇帝说出那句“平身”来了。
就在此时,尚书韩棱呵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员说,对上谄媚,对下轻慢,不重礼仪,你们是怎么当上官员的?你们见过什么时候有官员被称为万岁的?
听了韩棱的呼喝,窦宪也意识到,自己有点越权了,赶紧退到了汉和帝刘肇的身后。
此事虽然就此解决了,但是汉和帝刘肇的心很受伤。
回到洛阳后,汉和帝刘肇就去找窦太后,请求参政。
窦太后语气平和的说,你还太小,官场上太复杂,会对你的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还是暂时由你舅舅为你分担吧。等你成年了,你舅舅也帮你把朝廷整顿的井井有条了,那时你做个轻松的皇帝不好吗?
汉和帝刘肇当然知道母亲的脾气,所以不敢多言了。

但是汉和帝刘肇并没有放弃,又去找了窦宪,对窦宪说,我早晚是要亲政的,舅舅提前带带我吧。
窦宪没有像窦太后那样和颜悦色,而是冲着汉和帝刘肇吼道,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知道你舅舅我为了帮你治理好朝廷多累吗?你别给我捣乱我就烧高香了!
窦宪的责骂,让汉和帝彻底清醒起来,什么母亲、舅舅,在权力面前没有亲人,只有自己掌权,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是真正的皇帝。等着接力棒永远等不到,想拿到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一条路——抢!
要想抢,手里就得有人。
于是,汉和帝刘肇开始拉拢正义的官员帮助自己对抗窦氏集团,帮助自己夺权。
那些所谓正义的官员,本来就把目标对准着窦宪,现在有了皇帝做后盾,立刻开启了一波对窦宪的暴风骤雨一般的攻击。
那么,这波攻击效果如何呢?
刚开始,这些官员弹劾与举报的窦宪党羽确实证据确凿,窦太后也没法保护这些人,贬官、罢官、流放了40多名窦宪党羽。
这些官员还以为是因为皇帝在背后给他们撑腰,所以如此轻松的就扳倒了那么多窦宪党羽,于是开启了更猛烈的攻势,也不管有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了。
没有证据,不但搬不倒,还给自己惹上了杀身之祸,他们中闹得最欢的尚书仆射郅寿和乐恢二人,先后被送上了断头台,之后又有许多跟风的官员被抄家灭口。
这么一来,这些官员又不敢再有什么动作了。
朝廷官员这边消停了,可是汉和帝刘肇的夺权计划不能停呀。
汉和帝刘肇又把目光瞄上了宦官,拉拢以郑众为首的宦官集团,驱使他们为自己实行夺权计划。
除了宦官集团之外,汉和帝刘肇还拉拢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原太子现清河王刘庆。
清河王刘庆虽然因为汉和帝刘肇而失去的皇位,但是他并不记恨刘肇,毕竟他们都是身不由己的十来岁的小孩,所以二人一拍即合,还一起拿着班固所著《汉书》中关于外戚的章节研究。
除了宦官和仅存的刘氏血脉,汉和帝刘肇还找了一位厉害的帮手。

这个帮手是谁?我们下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