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副教授陈巍因病去世,曾从中专逆袭到北大博士

庞逸晨阿 2025-03-26 09:21:45

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发布消息,2025年3月11日清晨,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副秘书长的陈巍,因疾病治疗未能成功,不幸去世,享年52岁。

陈玮(配图)

据资料显示,陈巍,1973年出生于江西安义,担任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副秘书长一职,同时也是洛阳师范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属于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负责《河洛北大人》杂志的编辑工作。他拥有河北大学的隋唐史硕士学位,北京大学的世界史博士学位,并在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此外,他还曾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流,并在日本法政大学的国际日本学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陈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史和文化产业,著有《1952-1972年战后日英关系探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并参与翻译了《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密档》的第31册和第36册,以及《长安之梦》(漓江出版社,2012年)等作品。至今,他已发表学术论文超过20篇。

根据可获取的资料,1995年,陈巍完成中专学业后,被安排至本地防疫站任职。在工作的空闲时间里,他重拾起计算机应用的考研资料备考,遗憾的是,这次尝试并未成功。之后,他改变了学习的方向,转而专注于历史学,并成功考入河北大学,成为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史方向的一名研究生。

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发布的一则资讯提及,自2012年起,陈巍成员便成为该校友会的一员,他积极策划并投身于多样化的校友交流及公益活动。陈巍一直坚守助力母校、校友及社会的原则,积极参与并引领多项重要行动,例如,北京大学校友向湖北武汉捐赠百万口罩,以及为河南“7·20”暴雨灾害提供的救援物资捐赠。他还推动了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慈善基金的成立,在这些活动中,陈巍不仅是策划者与执行者,还是积极的宣传者和慷慨的捐赠者。在传播北京大学洛阳校友的事迹和活动方面,陈巍作出了显著贡献。因此,他荣获了北京大学校友总会、省级校友会以及洛阳校友会颁发的优秀校友、优秀校友工作者等荣誉。

陈玮简介(参考图)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一名职员透露,陈巍因罹患脑瘤而离世,葬礼业已举行完毕。从确诊脑瘤至其不幸去世,时间跨度超过一年。

据悉,在陈巍老师生病期间,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的负责人及当地校友频繁到医院和康复中心表达关怀。一名曾受教于陈巍的网友透露,他上过陈巍一学期的选修课程。该网友表示,陈巍在课堂上多次强调,掌握客观学习历史的方法至关重要,并提倡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和当前问题。他还激励学生不应放弃深入学习的机会,并积极考虑考研。

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陈巍校友的人生虽看似普通,却绝不平凡。洛阳师范学院《河洛风采》编辑部主任张夏冬在“与陈巍校友的对话:坚韧不拔的人生轨迹”一文中,这样评价他:“从陈巍校友的经历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那份拒绝平庸的毅力。在教学时,他风趣而不失庄重地传授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他乐观进取,简朴中透露出学者的风范。他的沉稳与泰然、他的低调与内敛,都是历经风雨后展现出的坚韧品质。”

信息整合自极目新闻、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官方账号、潇湘晨报报道及网民反馈:近日,多方信息汇总显示,相关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首先,极目新闻对此进行了初步报道。随后,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通过其官方平台发布了相关信息,进一步补充了事件的背景细节。潇湘晨报也跟进报道,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此外,众多网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留下了他们的看法和评论,为这一事件增添了更多维度的讨论。综合这些来源,我们可以了解到事件的全貌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各方信息的交汇,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事件的理解,也促进了公众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事态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此的反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