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忘初心,给教师减负方能让教育热情回归课堂

名庐书社许高鉴 2019-06-27 10:00:01

最近有一条新闻引发了网上大量的转发、讨论,说的是一名家长带着他家“调皮”的孩子去找老师理论,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没能将他的孩子教好,孩子这次期末考全班倒数第一,需要老师道歉。这位家长的理由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认为是老师无能,没能将他的孩子教好,要老师给他道歉。

网友对这个事情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老师,认为是那个家长无理取闹,不识大体,素质低,并且还把最近几年家长侮辱老师、学生欺负老师的相关事件再次复习了一遍,认为现在的社会变了,孩子越来越皮,家长越来越刁,教师越来越底层。相关媒体也对这个事情发表了看法,大部分都是支持老师的,认为家长应该回家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老师。小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调皮的学生和不通情理的家长,也受到过很多委屈,所以非常关注该事件的发展,并且对这名老师非常的同情,希望这位老师能够因为这次事件成长起来。

因为这件事情,好多网友提出疑问,当年由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放在今天还适用吗?

小编摸着良心告诉大家,这句话永远适用。不仅适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还适用在教师为人师表的态度上,那是一种永不放弃精神。

首先我们要明白,世界上没有差生,就算成绩不好也不能称为“差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某老师称某个学生为“差生”,那么这个老师一定是“差师”,我们教育界不允许一个老师用如此粗鄙的词汇来给学生分类。学生在我们的眼里应该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区别不在于成绩,而在于身为人师的你需要花费不同的精力去教育他们。所谓的“差生”就是需要你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教育,可能还会给你拖后腿,败坏你的教育名声,而所谓的“优生”可以让你更加的放心,不需要你为他们操心,还能够给你带来荣誉和名利。

为什么现如今的教育成了热点问题,为什么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生”?

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腔热血,都想在教育界里大干一番,梦想有一天能够成为像蔡元培、陶行知、厉麟似、吴大猷 、萧友梅 、竺可桢、徐特立、李吉林、厉声教、钱梦龙、魏书生等这样的大教育家。这些教育家小编可以一下子列举无数,相信每一位刚进入教师队伍的老师都能够列举出无数,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最初的最求,埋藏着他们的“初心”。可是后来这些年轻的老师心态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变了。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时候,大部分可能都是从学校里刚出来的学生,有父母帮扶着,自己挣的钱只要自己够花,到了月底还能从父母那里周转一点过来,没有金钱的压力。看着课堂上的孩子们水汪汪的大眼睛、红扑扑的小脸蛋,显得特别的可爱,“他们都是天使,我愿与你们一同成长,为你们保驾护航”。后来,这些老师结婚了,需要买房了,父母亲花了十来万帮他娶了个老婆,还出了一部分的首付款帮他在当地买了一小套两室居,这个怀揣梦想的老师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每天只有上课的教师了,他现在是一个需要供养4个老人一家之主,是一个女人的丈夫,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需要将自己仅有的四千块钱和老婆那里买化妆品剩下的一两千“死工资”养家,粗粗计算了一下,每个月花在孩子上的钱包括纸尿布、奶粉等开支就去了两千,月供扣除夫妻二人的公积金还需要还六七千,家庭其他生活开支也要三四千,这还不包括家里四个老人的费用......这笔账越算越迷糊,不是他算不清楚,而是根本不敢算太清楚,算太清楚了今后连一天一包的白狼烟、每顿一瓶的崂山都要扣除了,真的叫“压力山大”。

老师们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能够支撑起这个小家,而家长们却希望他支撑起这个国家,他们的负担太重了,教育最需要的就是精力,而如今早已疲惫不堪的年轻教师队伍最缺少的就是精力,他们现在渴望的已经不是教学成绩,他们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生存。

部分敢打敢拼能力比较强的老师不甘心就这样稳定的“贫穷”,就偷偷摸摸的搞起了校外培训事业,随着近几年校外培训行业的兴起,培训费也水涨船高,有些教师靠周末兼职都能每月入账上万,学校里的正紧工作还不到校外培所得的零头。工资高自然教的卖命,学校里工资低,时间又长,全当作放羊。你的小孩上课捣乱,不爱学习,那就捣乱吧,拍个照片通知你父母,带回去自己教育;你的小孩和同学打架了,拍个照片发给你父母,学不好不要怪我;你家孩子没救了,就是个捣蛋鬼,下学期去其它班级吧,教师节给点意思,再容忍你一年。

同样的道理,这也是近几年私立学校越搞越好,好多家长宁愿多花好几倍的金钱也要找关系挤进私立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心态差别太大了。公立学校就算全班学生全部都考上了清华北大,所能得到的奖励也是微乎及微,该穷的还是继续穷。而私立学校的奖励制度就不一样了,成绩就是金钱也是名利,工资待遇与教学成绩紧密结合,教的好待遇提高,而且不是欺骗式的提高,这种提高能够彻底让你摆脱家庭困境走上人生巅峰,所以私立老师都是铆足了劲,精力充沛的上课。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放在今天还适用吗?有网友提出一个假设:如果给你一个亿,让你把一个调皮的学生教好,你觉得你可以吗?我相信,大部分老师这个时候眼神都变得坚强不屈,这才是一个教师应该有的斗志和精神。

负重前行的教师是没有精力教书的,校外开班培训肯定要杜绝,但是一定要有配套政策,只有还教师职业应有的神圣,给教师队伍肩负方能治根治本。

有网友认为,教师的工资不低了,还有寒暑假,公务员的工资和教师相当,生活状况也差不多,也是负重前行,照你这样说,负重前行的公务员照样没办法办好公务,是不是也要加薪?请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讨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