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学中赶超!10余对双胞胎考上清北复交,是基因强大还是后天努力

大树成长营 2023-08-17 21:44:24

8月17日,北京大学官微发布了一则消息,《来自重庆,三对双胞胎上北大》,7月份以来,陆续有报道说,多对双胞胎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双胞胎考上名校、获得成功更加容易。

果真如此吗?这些双胞胎的成功是先天的基因强大,还是后天的不懈努力,或者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下双胞胎之间形成的相互激励使然?我们先来看看2023年双胞胎考上清北复交等名校的信息。

8月底,三对来自重庆的双胞胎即将踏入北大燕园开启大学生活,他们是来自重庆八中的熊英翔、熊俊翔两兄弟,作为信息学国家集训队成员,分别保送至北大生命科学院学院和信息技术学院图灵班;来自重庆巴蜀中学的李秋衡、李秋翰两兄弟均考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同样来自巴蜀中学的邓锦文、邓胜文两兄弟即将就读于北大物理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对于优秀双胞胎的吸引能力,清华大学也毫不逊色。来自云南德宏一中的双胞胎兄弟杜一郎和杜又郎,分别以703分和730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而730分更是2023年的“云南高考状元”。来自湖南长沙长郡中学的双胞胎兄弟 申泽、申致,高考中竟然考出相同分数的688分, 两人报考了同一个航空类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录取了多对双胞胎。杨博达、杨靖媛龙凤兄妹俩来自雪域高原青海省湟川中学,哥哥杨博达被录取到复旦大学法学专业,妹妹杨靖媛则考上复旦人文科学试验班。来自浙江省新昌中学的双胞胎兄弟通过“三位一体”考入复旦大学,哥哥吴方熠以680分进入航空航天系,弟弟吴方煜以684分进入工科试验班。

杨子怡、杨子悦姐妹俩中学毕业于上海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分别考了612分、599分,姐妹俩双双通过综测评,分别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至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和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张宇翀和张宇瑒毕业于复旦附中,今年高考中分别考了594分、600分,最终都通过综评被交大录取,哥哥张宇翀进入了工科试验班,弟弟张宇瑒进入了理科试验班。

在安徽,庐江的一对龙凤胎宛乐康、宛乐锦,一文一理,双双被南京大学录取;巢湖的一对双胞胎,哥哥蒋鹤鸣被南京大学录取,弟弟蒋雁鸣则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江西,景德镇一对双胞胎黄锦润和黄锦红,分别以651分和638分的好成绩双双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

高考录取1个多月以来,大家看到的报道似乎都是双胞胎考上了清北复交等名校,认为双胞胎在考入名校方面相对轻松。相关数据显示,世界上生双胞胎几率最高的国家是千分之十到千分之十五之间,我国双胞胎的几率是千分之五左右,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可能实际数据要高于这个比例。

以全国1100多万名考生来算,如果按照千分之五比例计算,双胞胎考生应该在5000人左右,每年到底有多少对双胞胎考上了大学或知名高校,尚未有相关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双胞胎在高考中未必占有绝对优势,他们一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不过是他们生活在“聚光灯”下而已。

以清华、北大、复旦、上交为例,每年招收本科生超过1.5万人,如果按照千分之五计算,应该在75人左右,超过35对双胞胎,但目前至少报道出来的人数并没有这么多。在外界看来,只要是双胞胎,三胞胎,由于比较稀少,肯定会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如能考上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无疑会成为热门事件,吸引公众关注。

从孩子成长和发展角度来看,双胞胎无疑和父母强大的基因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还是后来的家庭教育,以及双胞胎在“比学赶超”中成长,两人相携并进,获得了快乐和成功。

对双胞胎家庭来说,他们的父母往往在教育上对孩子更加重视。从经济角度来看,培养双胞胎的经济投入比分时期教养2个孩子的成本要低,一旦获得成功会得到“双份回报”。从家庭教育角度看,双胞胎在学习、生活、性格等方面都会相互促进。父母会发挥双胞胎的优势,让他们共同做很多事情,体现出两人的合作默契度和良性竞争关系。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