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去不了!中方缺席重要会议,60多国期待落空,英国:都怪美国

壹知眠羊 2025-04-22 09:21:49

4月24日至25日,本届国际能源峰会就要在英国伦敦开幕,根据一份名单显示,英国作为主办方邀请了超过75个国家,其中大多都是主要能源生产国。

然而,身为全球制造清洁能源大国的中国,本次却意外表示将不会出席,原因则是“日程冲突”。

理由正当,无法反驳。不过,作为主办方的英国却意外将矛头对准了美国,说他们“夹带私货”,是美国的原因才导致中方拒绝出席,这是怎么回事?

能源峰会

英国身为主办方,将这场国际能源峰会看得十分重要,当峰会拉开帷幕的时候,世界各国代表都将来到英国,共赴这场盛宴。

对于英国来说,这是难得的提高自己影响力的机会。此前,欧洲一直以紧跟美国脚步为主,而现在,特朗普一心扑在美国利益上,对于欧洲事务的掌控能力逐渐变弱。

欧盟也因此需要一个主心骨,话事人,英国和法国都有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这次机会对英国来说十分难得。

至于能源峰会,其重心主要涵盖了气候转型、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等等内容,英国虽然邀请了许多主要能源国家,但其名单仍然暴露出了他们的意图。

有业内人士指出,受邀请的国家大多都是化石能源巨头和主要产油国,但对于那些真正处于气候危机前沿的国家,主办方是完全忽视了的。

并且,英国还可以“遗漏”了一个主要的能源国——俄罗斯。可以说,这场峰会依旧是以能源气候为名,实则夹杂地缘政治的并不纯粹的会议。

所以在主办方发出邀请之后,真正确认来参加峰会的只有大约60个国家,但让许多国家意外的是,中国竟然也明确表示不会出席。

中国的缺席令英国感到无比失望,英国《卫报》直接表示,中方的缺席对英国是一个打击。

而化石燃料不扩散条约倡议的创始人策波拉·伯曼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称中国不来是一个巨大挫折。

为什么他们会集体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中国能源影响几何

说白了,在能源领域,中国虽然在传统能源上不占优势,但却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主导者。

中国目前在清洁能源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足以在这场峰会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与中国的合作能够让他们实现化石燃料的转型,环保也是世界各国主要的发展方向。

再者,中国的相关技术和服务,还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中国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想要在绿色能源技术和气候上进行突破,那就必须得依赖中国。

但就是这场以能源为主要内容的峰会,中方一句“日程冲突”就不来了。中国不来,那峰会的影响力直接打了折扣,对于原因,英国倒是没在意中国的说辞,而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美国。

他们认为,中国此举,表明了不会屈服于特朗普政府阻碍进步的强硬手段。一个能源峰会,怎么就跟美国有关了?

之所以绕到美国身上,还是跟当下国际局势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美国的特别用心

中美博弈现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不仅集中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甚至还将博弈的范围扩大到了气候、能源上,美国这次派出的代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一个能源峰会上,特朗普政府派遣了一个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他否认气候变化,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各国对油气资源的依赖,阻碍各国的能源转型。

所以本次峰会内容我们也可以预料到,美国一定会借机大肆宣扬传统能源的好处,再否定中国的绿色能源计划,要是趁机给中国的气候政策泼点脏水就更好了。

明明知道美国代表本次前来就不怀好意,我国的能源气候政策在过程中必然会遭到美国的阻碍,那为什么还要参加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美国自己唱独角戏去吧,中国的能源气候政策是不会因为美国的一面之词而受到影响,而能源和气候变化的关联,也不会因为美国代表的否认就停止。

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段,充分暴露了美国的特别用心,如果按照美国步调走,那环保问题和气候问题只会更加严重,是真是假,相信世界各国心里都有数。

因此,英国才会将矛头对准美国,称中国拒绝参会,实际上就是向特朗普政府表明不会屈服。

而因为美国,中国才选择不去参加,导致这场能源峰会的价值受到影响,英国又怎能不怨。

其实对美国的怨言,英国也不是第一次这么表达了。英国《金融时报》在2024年12月还指出,美国身为碳排放大国,不仅没有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在用霸权思维让世界适应美国所带来的混乱影响。

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他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冻结清洁能源项目资金,放宽美国化石燃料生产。

气候问题在特朗普政府眼里并不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是他拿来打压其他国家的武器。

不过就算美国再怎么操作,他们都改变不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西方国家根本离不开中国,他们的气候和能源问题已经严峻到无法再跟随美国步调走了。

英国拒绝与中国“脱钩”

事实上,不仅是气候能源问题,就连经济方面,他们也无法与中国“脱钩”。

日前,因为美国关税的问题,欧洲就已经掀起了一波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声音。然而,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却在专访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与中国接触是非常愚蠢的。

他们应当与中国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而非让两国出现障碍。

说白了,英国政府是明确拒绝与中国脱钩的。美国在博弈中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还在利用地缘政治进行对抗,长此以往,受到反噬的一定是美国自己。

而对于英国,尽管他们态度明确,但国内仍然有政客在恶意攻击中国,所以我们也不能单看英国怎么说,还要看其怎么做。

0 阅读:25

壹知眠羊

简介:分享干货,记录感悟,听我啰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