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万元卖掉亲生女儿,警方竟将她送回魔爪:这国女孩就是商品?

晓评天下 2025-04-14 17:10:25
一、“妈妈,你为什么卖掉我?”:一场血亲的背叛

近日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坎普尔的深夜,17岁的少女阿妮娅(化名)蜷缩在医院病床上,脊椎骨折的剧痛让她无法动弹。

她颤抖着说:“我的妈妈,用50万卢比(约4.3万元人民币)把我卖给了房东的儿子。我拒绝,他们就把我从屋顶扔了下去……”

这场悲剧始于一场“婚姻交易”。

阿妮娅的父母长期租住在古尔冈,母亲为了抵债,试图将她许配给年长10岁的房东之子。

3月17日,她在父亲帮助下逃回叔叔家,并向外祖父母所在的村庄报警,但雷瓦那警方以“管辖权属古尔冈”为由拒绝立案。

次日,母亲带着房东等人闯入村庄强行抓人。

村民报警后,警方竟将阿妮娅直接交还给施害者。几小时后,她因反抗被母亲和同伙从屋顶抛下,险些丧命。

更讽刺的是,面对舆论质疑,雷瓦那警方坚称“少女是被叔叔绑架”,而古尔冈警方则以“程序移交”搪塞责任。

二、“被贩卖的童年”:印度少女的绝望轮回

阿妮娅的遭遇并非孤例。在印度,女孩从出生起就可能沦为“商品”:

14岁少女的“新婚噩梦”:2020年,中央邦一名14岁女孩被父母以3万元卖给陌生男子。婚后,她被丈夫和其兄弟共同虐待,最终假借“探亲”逃离并报警。

13岁女孩的“旅游骗局”:2020年,北方邦一名六年级女孩被父母以2512元卖给两兄弟。他们谎称“全家旅游”,却将她遗弃在陌生人家中,逼迫她“服侍”两个“丈夫”。

“贱民”女孩的三次转卖:2024年,拉贾斯坦邦一名达利特(贱民)少女被家人以1.5万元三次转卖,沦为性奴。她逃出后哭诉:“家人打我,性侵我,我只是他们的提款机。”

“在印度,贫穷和性别歧视是女孩的原罪。”

一名当地社工曾直言,“许多家庭将女儿视作‘债务’,卖掉她们能换钱,还能少一张嘴吃饭。”

三、当法律成为帮凶:谁在纵容“贩卖链条”?

阿妮娅的悲剧最令人心寒的,是警方的冷漠。

“管辖权”踢皮球:雷瓦那警方将案件推给古尔冈,古尔冈警方却迟迟不行动。

强制送回施暴者:村民目睹阿妮娅被母亲拖走时,警方竟以“家庭纠纷”为由置之不理。

系统性包庇:类似案件中,警察常以“家务事”“童婚习俗”为由拒绝干预,甚至收受贿赂掩盖真相。

印度《禁止童婚法》《保护儿童免受性侵害法》看似完善,但执法漏洞百出。

正如网友痛批:“法律写在纸上,恶魔活在人间。”

四、“活下去,然后改变”:她们在深渊中呐喊

尽管绝望,仍有女孩在绝境中反抗:

阿妮娅的脊椎可能永久损伤,但她坚持起诉母亲和房东。

2020年被卖的女孩,靠拨打儿童保护热线逃出魔窟。

达利特少女冒着生命危险保留施暴者电话,成为关键证据。

“我们不是商品,我们是人。”阿妮娅在病床上的话,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

五、当“贩卖女儿”成为常态:我们还能沉默吗?

印度的性别平等指数全球垫底,每年超20万女孩被贩卖。

疫情与经济衰退加剧了贫困家庭的“卖女潮”,但更深层的毒瘤是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

“拯救一个女孩,就是拯救一个未来。”国际反贩卖组织呼吁:

严惩执法渎职者,打破警方与犯罪团伙的利益链;

完善儿童保护网络,建立匿名举报和紧急庇护机制;

推动性别教育,从根源上瓦解“女童即负担”的腐朽观念。

结语:

阿妮娅的眼泪,映照出千万印度女孩的命运。

当血缘成为枷锁,法律沦为虚设,她们只能用血肉之躯对抗整个社会的恶意。

但每一次呐喊,都在撕开黑暗的一角。

“别让她们的故事,止于热搜。”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0 阅读:3

晓评天下

简介:看人生百态,阅世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