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一生极力弘扬净土宗,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心目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被后世尊为莲宗第十三祖。
印光法师
我们都知道,净土宗以人皆有佛性,继而通过自力修持,并仰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引导修行者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其修持法门主要是念佛。
念佛法门原有三种,即: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其中最易行、也是最流行的,还是称名念佛。
印光大师认为末法时代,众生多处下根,所以也力主专修称名念佛——
“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心中,耳中,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处,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
“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以念佛为自己本命元辰,绝不片时放舍,庶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往生西方矣。”
……
南无阿弥陀佛
对此,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时普遍接引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一切念佛众生乎?”
简单来说,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能接引念佛的修行人往生其净土(故阿弥陀佛又被称为接引佛);可十方世界中念佛的众生是如此之多(无量无边),阿弥陀佛怎么忙得过来呢?
对于这一质疑,印光大师回答说:“汝何得以凡夫知见,推测佛境。”也就是说,佛的不可思议境界,是不能用凡夫的知见来度量的。
为了给提问者解惑,印光大师还特意打了个比喻——
西方接引图
一轮明月高高照耀在夜空之中,地上的千万个江河湖泊,都会有月亮的影子。月亮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天上只有一个月亮,而大江大海,乃至小溪小河中,都有整个月亮的影子。即便是小到一勺水、一滴水中,也无不现出全部的月影。
而且,江河湖海中的月亮,一个人看见了,就有一个月亮呈现在他面前;百千万亿人,从百千万亿个地方看到了,也无不各有一个月亮呈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走,月亮也走;他们停,月亮也停,总是会呈现在他们面前。
不过,只有当水清澈而平静,月亮才会出现;水浑浊而动荡,月亮就不见了。这并不是月亮本身有什么取舍,而是因为水浑浊奔腾,没法显现月亮的影子。
众生的心就像是水,阿弥陀佛就像是月。
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佛就会有应,如同水清月现;反之,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嗔痴相应,而与佛相违背,正如水浑浊动荡,月亮虽在天上依然照临,但水却不能显现月影了。
月亮只不过是世间一个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有这样的妙处;何况阿弥陀佛,烦惑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呢!
所以《华严经》上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由此可知,遍法界感,遍法界应。佛其实从来没有起心动念,有来有去过;却能让缘熟之众生,见到佛来到面前,接引其往生西方。
西方极乐世界
了解《华严经》的小伙伴知道,印光大师的这个比喻,源自华严学中著名的“月印万川”之喻。
佛性周遍法界,亘古不变。凡夫的心,与如来所证不生不灭的心,其心性本体,平等一如,无二无别。只是凡夫由于迷惑污染,起了种种执著,迷失了本心,终致沉沦苦海。
其实,弥陀净土,总在我们的一念心性中;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正如《永嘉证道歌》中所云: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
你明白了吗?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至诚顶礼印光大师
佛教不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外来垃圾文化,披着中文的外衣进行文化病毒感染,在虚幻的文字游戏里沉沦。
佛界是真正的广大无边,……
月印万川,不是万川映月,空不亦色,色又不亦空。 整个觉悟都颠倒过来了,还自认为是大师。就是搞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佛才变成相。
佛劝人向善是挺好的,但是最后花费人力物力建大佛塑雕像什么的就不是佛的本意了吧?
南无阿弥陀佛!🙏🏻🙏🏻🙏🏻
有佛即有魔呢
顶礼印光大师。
没有太阳,月亮会有光吗?月亮没有光,会印万川?
不过是追求圆满的一种愿想,其难度好比计算圆周率,不过圆周率看得见摸得着,比较靠谱
珍贵的文化传承。
一切唯心造,心诚则有。
佛要金装
诡辩加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