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公安人员审问一特务,开口便说:我曾抚养过毛主席的孩子

周小瑜 2025-04-19 17:09:11

你们真的弄错了对象,我压根儿不是什么特务,而是中央特科里的秘密党员。我还帮忙照顾过毛主席家的娃呢!

【前言】

1955年那会儿,在上海的看守所,抓了好几位“特务”,他们被分开关到了不同的问话屋子里。奇怪的是,这些人一个个都挺淡定,看上去好像心里有谱似的。

有这么个老爷子,在面对警察盘问时,挺无奈地开口说:“我其实是中央特科的成员,可不是啥特务啊,你们这回可真是逮错人了。”

这话一说,整个屋子的人都震惊了。要知道,中央特科在我党革命那会儿,那可是最神秘也最要命的差事,不是谁都能去的。能进去的人,都是给党立过大功的。

但让大家更为震惊的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我照料过毛主席的娃儿!”这么一说,大家都不敢随便乱动了。有个警察赶紧把这事儿报告给了周总理,毕竟他是中央特科的头儿。

一听到那人名字,周总理心里猛地一颤:“他还健在吗?赶紧传话下去,绝对不能对他动刑,他可是咱们党的大功臣啊!”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到底是谁,养了毛主席的哪个娃?为啥会被逮起来?

【一、中央特科董健吾】

董健吾老爷子自称是这个名字的主人,懂点近代史的人估计都略有耳闻。他在上海那可是相当活跃,是中央特科里的老资格地下党,大伙儿都叫他“情报界的两大奇人”之一。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整个上海党的情报工作,基本就靠他单枪匹马在支撑。

董健吾在上海青浦出生,家里头受了些西方思想的影响,都信基督教。他从小脑子就好使,学习成绩一直挺棒,后来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在那儿,他还跟宋家的小少爷宋子文,就是国母宋庆龄的亲弟弟,成了同学。

毕业后,他跑到圣彼得堡当了一阵子牧师,还给冯玉祥当过英语辅导,人脉挺广的。我们党为了拉拢他,费了不少口舌,做了许多思想工作。

董健吾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开始对国民党有了更多好感。到了1927年,蒋介石背离了革命道路,在上海搞起了“白色恐怖”,对共产党员大开杀戒,秉持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残忍态度,这让不少人认清了他的真面目。

董健吾对国民党彻底没了念想,果断加入了我们党,1929年,他进了中央特科工作。也就是在那时候,董健吾结识了陈赓。有了陈赓的帮忙,董健吾表面上在圣彼得堡当起了牧师,大家都没想到,他私下里还是个地下党成员。

于是,董健吾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成了我们党最重要的情报来源。干特工这行,那可是提着脑袋干活,风险极大。为了确保董健吾的安全,特科的人一直小心翼翼地,只通过一个人,也就是潘汉年,跟他单线联系,避免他被发现。

这招真是防患于未然。没想到,1929年4月份,有个叫白鑫的干部真的叛变了,把我们党在上海的地下党信息告诉了国民党。结果,像澎湃、邢士贞这些高级特工,好几位都被害了,他们都是我们党忠心耿耿的革命英雄。

还好董健吾的身份挺隐秘,没几个人清楚,这才躲过了一劫。后来,他动用自己的人脉,摸清了白鑫的新住址,赶紧把情报传了回来。接着,一场收拾叛徒的暗杀行动就悄悄启动了。

董健吾是怎么开始照顾毛主席的孩子的呢?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二、大同幼稚园】

在那个黑暗的白色恐怖年月,好多共产党员丢了性命,他们的孩子里,有些侥幸逃脱,但没了依靠,只能流浪街头,靠乞讨度日。所以,1930年3月,党中央就办了个大同幼稚园,专门收留这些共产党烈士留下的娃儿们。

为了避免幼儿园被发现,董健吾被选为了园长。他是个和蔼可亲的牧师,让他同时管着一个幼儿园,既自然又不显眼,还能降低被察觉的可能性。

1930年10月份,毛主席的老婆杨开慧不小心被抓了。在牢里,她死守着共产党员的原则,反动派想尽办法也没让她开口,最后只好把她给杀了。

杨开慧烈士走了之后,毛主席那三个年幼的孩子就没人管了。毛岸英他们三兄弟,大的也就8岁,小的才两三岁,这日子可咋过呢?他们得自己想办法活下去啊。

董健吾在那个重要时刻,把他们接进了幼儿园。为了幼儿园的日常开销,他狠心卖掉了自家的50亩地。他笑道:“我本来是个地主家的孩子,现在好了,我也成了穷苦百姓的一员,这样更像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了。”

他对烈士的孩子们特别好,自己平时都舍不得买肉吃,但一到过节,他就会给孩子们准备一顿香喷喷的炖肉。园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他,慢慢地,他们不再叫他“董院长”,而是亲切地喊他“董爸爸”。

1934年那会儿,他卖地得来的钱早就用完了,党里给的钱也没了,幼儿园租地的钱都付不起,只好关门。董健吾就想办法,把烈士们的孩子们有的送到了陕北,有的就留在了自个儿家里。毛岸英和毛岸青这俩孩子,他就是直接留在家里照顾了。

他把那两兄弟看作自个儿孩子一样疼爱,而那两兄弟,虽说毛岸龙已经不在了,但也特别乖巧。白天董健吾要么去上班,要么忙着搜集情报,他们就负责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饭菜也准备得妥妥当当。一有空,还会做些手工书拿去卖,赚点外快补贴家里。

1936年那会儿,董健吾去找了他的铁哥们儿张学良,想跟他借十万块钱。这钱可不是自己用,而是要帮毛岸英和他兄弟俩去国外读书。张学良一听这事儿,立马特别爽快地说:“得了,这钱就不用你还了!”

登上去往法国的船时,毛岸英和毛岸青眼里满是泪水,他们哽咽着说:“董伯父,再见了,我们会一直记得你的!”跟他们一起的,还有董健吾的小儿子董寿琪。

毛主席和周总理好几次用“化名”给董健吾写了信,信里头夸他对党组织贡献大,还谢他照顾烈士的娃。董健吾为了安全起见,回信很少。但他头一回回信时说了这么句话:“孩子们管我叫‘爸’,那我肯定把他们当自个儿亲娃一样对待!”

【三、潘汉年疑案】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董健吾“红色传教士”的底细被揭穿,被困在了国民党统治的地方,从此就没了踪影,大家伙儿都以为他被国民党给害了。

新中国成立后,董健吾就消失了,其实他是用了董其清这个名字躲了起来。就算日子过得再艰难,他也没去找以前的老朋友帮忙。说实话,要是他想亮出自己的身份,就凭他以前的那些贡献,谋个挺好的职位那是轻轻松松的,但他就是没这么做。

1955年,有人站出来说潘汉年同志在抗战那会儿和汪精卫有勾结,党中央一看这情况,马上就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去查这件事。那时候,只要跟这事儿有点沾边的人都被翻了出来。说起来,董健吾在抗战时候,他的直接联系人就是潘汉年。

不知道下面的人是咋摸到的线索,居然连躲起来的董健吾都给揪出来了,直接给带到了看守所问话。董健吾实在是没办法,这才亮出了自己是地下党员的底细。

周总理一听董健吾居然还在人世,连忙吩咐下去:“董健吾老同志是我们党的有功之人,谁也别去刁难他!”

后来,陈赓这个董健吾的老相识被派去把他保释出来。一瞅见董健吾,陈赓立马冲过去紧紧抱住他,连声说:“你这‘奇葩牧师’居然还活着呢!咱俩这么多年兄弟,你咋就不跟我联系呢!”

董健吾摇了摇头,感慨地说:“国共那会儿打仗,我啥忙也没帮上。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心里还琢磨着找你们聊聊往事呢。但转念一想,你们这些大忙人肯定事务繁多,就没敢去打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慢慢习惯了。要不是这回碰上这事儿,我还真不想再来麻烦你们。”

【结语】

董健吾这人,不贪图名利,对党那叫一个忠心耿耿。他一直在暗地里头默默干活,在秘密战场上付出了老多。虽然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大家伙儿却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但话说回来,历史是不会亏待他的,也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

2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