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驾,官方通知来了!车企不得夸大宣传,明确自动驾驶等级!

夏岚评汽车 2025-04-19 02:53:01

智驾到底是L几?是辅助驾驶还是自动驾驶?相信有很多用户都不知道,在经历2025年的多次热门车型的智驾事故风波后,最终还是引出了官方的监管动作。

工信部装备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上,强调了车企需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措辞十分委婉,但也能感受到官方将加强对智能驾驶监管的决心。

将智能驾驶等级明确分级,能够让用户明确车企与自身责任,一切L2级别的辅助驾驶,除了事故,司机才是第一责任人。而不是一方面鼓吹智能驾驶水平,另一方面在用户手册上注明辅助驾驶的级别,将责任甩给用户。

接下来,车企将如何命名自家的智能驾驶等级呢?

按照网传的消息,车企在宣传中,将禁用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等名词。

仅配图

只能以智能驾驶的等级+辅助驾驶描述!因此,市面上目前命名为某某智驾版车型,或将命名为某某L2级辅助驾驶版(仅个人猜测)。从车企的角度看,原来的智驾版车型,改成辅助驾驶版,宣传气势上矮了一截,但用户更能明确辅助驾驶等级,从而降低脱手造成的事故发生。

其次,将静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突出驾驶员必须有所控制,由人最终保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以后用户使用自动泊车等功能,出了事故需要知道,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最后就是尽量使用中文全称,即使是使用英文,也要有中文全称的说明。

仅配图

我对该会议的理解,表现上看只是区分了车企与用户的责任,但实际上是对车企在智驾上的宣传可能造成的误解,进行规范性整理。降低用户盲目相信车辆所谓的“智驾”功能,而造成的事故发生。

严管智驾功能

近期,多家车企因为OTA延迟升级冲上热搜,原因并不是在车企,而是工信部收紧了车企OTA的审查。

工信部要求企业降低OTA的频次,单次OTA必须验证充分再上车。如果发生需要紧急OTA的情况,车企需要走召回和停产流程,新的OTA需求由市场监督总局审批通过后才可以部署。

另外,小规模的“公测”不允许了,在手机行业,大到手机的操作系统,小到一个手机APP,都会有频繁的“公测”。而汽车行业的某些车企,辅助驾驶功能的公测频率并不比手机行业少多少,汽车是一个与生命安全相关的产业,需要采用更严谨的监督方案。

至于以上监管措施何时落地,从蔚来推迟世界大模型(NWM)OTA来看,监管已经落地了!因此,所有车企和智驾供应商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身的业务和宣传方案。

数据来源: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

目前,智能驾驶等级一共分为5档,即便是在L3级别下,也是特定条件上的自动驾驶,出了事故驾驶员需要承担责任。接下来,车企如何宣传智驾,既能符合监管又能让消费者体会自己的技术领先性?是一个难点。

如果今年有车企发布L3级别的自动驾驶,并承担所带来的法律风险,那将快速出圈!目前我比较看好华为、小鹏、特斯拉和理想。

0 阅读:11

夏岚评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