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四川省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通报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3 月 26 日 8 时许,盲人按摩店员工唐某(男,42 岁,视力残障人士)因琐事纠纷持刀杀害该店经营者范某某(女,41 岁,视力残障人士),随后逃至某酒店内服毒身亡。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残障人士群体内部的矛盾,也引发了社会对盲人按摩行业监管和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深刻反思。

根据警方通报,案件发生在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下平远路的一家盲人按摩店内。案发时,唐某与范某某因琐事发生激烈冲突,唐某持刀将范某某杀害后逃离现场,最终在酒店内自杀。附近商户透露,范某某平日待人友善,与邻里关系融洽,案件的发生令周边居民感到震惊和痛心。
值得注意的是,唐某和范某某均为视力残障人士。两人同为弱势群体,却因琐事走向极端,这一事实加剧了公众对案件的关注。有商户表示,“不知道是个人恩怨还是无差别伤害”,案件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2. 法律程序与社会影响尽管嫌疑人唐某已服毒身亡,但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判处死刑。然而,由于唐某已死亡,司法程序将主要围绕案件事实调查和对受害者家属的安抚展开。
案件曝光后,当地居民对残障人士的生存状态和行业管理提出质疑。有网友指出,盲人按摩店作为残障人士就业的重要渠道,其内部管理和矛盾调解机制亟待完善。

盲人按摩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但监管体系仍存在漏洞。以南宁市为例,当地规定盲人按摩机构需取得《从业资格许可证》,且盲人从业人员需占 50% 以上。然而,部分地区执行不力,导致非盲人从业者混入行业,甚至出现非法行医等问题。
在泸州,尽管市场监管部门曾开展 “春雷行动” 打击保健市场乱象,但针对盲人按摩店的专项监管仍显不足。此次案件中,涉事店铺是否合规经营、员工资质是否齐全,尚需进一步调查。

盲人按摩师的薪资普遍偏低,且存在劳资纠纷隐患。职友集数据显示,2025 年盲人按摩师平均月薪约 6000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常州市曾发生盲人按摩店员工因薪资纠纷维权的案例,员工反映老板擅自取消保底工资,仅支付提成。
此外,盲人按摩师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店铺要求员工长时间工作,缺乏心理疏导机制,容易积累负面情绪。此次案件中的 “琐事纠纷”,可能与长期的工作压力或经济矛盾有关。


泸州盲人按摩店命案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它暴露了盲人按摩行业的深层矛盾,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残障人士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应被忽视,我们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提升关爱,为他们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包容的社会环境。唯有如此,类似的悲剧才能不再重演。
(本文数据综合自警方通报、媒体报道及行业研究,具体案件细节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