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为Mate50系列手机上市,关于其价格的争论再次成为焦点。不少消费者认为华为搭载了高通处理器并且不支持5G的弊端使得其当前的定价并不合理。这些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不够全面,因为他们仅仅凭借处理器等少数几样零部件来估算手机定价的行为并不全面。
通过拆解华为手机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芯片都已经替换成了华为海思自己的芯片。芯片的成本是和其产量有很大关联的,华为手机大部分芯片都使用了自研芯片,这也导致其对比采用德州仪器、博通等通用芯片的其他手机品牌要贵出一部分来,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华为信号比苹果好很多?因为相比苹果所使用的高通、博通等厂商的通用解决方案,华为采用的是以自研为核心的专有解决方案,对于这些自研芯片的参数调教和使用相比通用解决方案也必然会产生更好的使用体验。
一款手机好不好用的核心实际上是软件和硬件能否更好地形成配合。使用了自研芯片的华为在底层优化以及系统调用上必然会领先使用通用解决方案的其他厂商,例如使用了高通的iPhone和小米,他们能了解高通芯片的底层信息吗?他们只能知道高通提供了哪些接口,因此他们也只能使用这些接口,而这些接口的实现对于苹果、小米等厂商是一个看不见的黑盒。这也是一个必然的情况,高通不可能将自己的技术细节全部展现给使用的厂商。
相反海思芯片的内部实现对于华为是可见的,因此华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包括续航、通话质量、信号稳定在内的众多方面,这也使得华为手机相比其他手机品牌拥有了自身的优势以及差异化竞争点。
iPhone之所以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宣传上突出了iOS系统和A系列芯片这两个重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只关注手机系统以及处理器这两个重点,却忽略了包括RF射频芯片、逻辑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WIFI芯片等等在内的众多芯片。实际上一个手机好不好用不仅仅只依靠系统和CPU,而是所有芯片协同合作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例如联想等手机同样采用了最新的高通芯片,但是在用户体验方面却落后于小米、OPPO、VIVO等厂商,更不用说和华为相比。
从华为手机的拆解可以看到,在核心SOC的麒麟芯片之外,华为在各种不起眼的RF射频芯片、逻辑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WIFI芯片也都最大程度上地替换成了海思旗下的自研芯片。从自研芯片使用率上来说,华为手机在全球所有手机品牌中毫无疑问都是排名第一的,就算对比苹果和三星也是芯片自研率更高的一方。
除了芯片之外,华为在其他零部件上的国产化毫无疑问也是所有品牌中最高的。2019年9月发布的Mate30国产零组件占比不足30%;2019年11月发布的Mate30(5G版)国产零组件占比提升到42%;2021年3月发布的Mate40E国产零组件占比已经接近60%;如今华为Mate50系列的国产零件占比应该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华为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仅自己发展了起来,同时还带动了国产零部件厂商一同发展壮大,这样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提升才是有意义的。只有一个华为是不够的,只有当更多的华为站起来,这样才是科技产业真正复兴的标志。
如今随着华为Mate50系列上市,关于价格的争论再次喧嚣尘上。其实对比iPhone就可以看到真相,根据Counterpoint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iPhone拿走了其中75%的利润,三星拿走了13%的利润,而其他只能手机品牌加起来才拿走12%的利润,华为的利润占比更是不足5%。由此可以看到虽然苹果有iOS和A芯片两大杀手锏,但是在其他我们看不到或者不关注的地方,苹果选择了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式,这也使得iPhone的利润占比达到了75%这样令人震惊的数额。
如果不是芯片制造的限制,那么华为Mate50如果能够搭载麒麟芯片加上鸿蒙系统,那么以现在的定价恐怕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论。现在的问题在于采用高通芯片加上鸿蒙系统的华为Mate50的4999元起售价已经仅次于iPhone13的5999元起售价,高于小米12的3699元起售价、vivo旗下iQOO10系列3699元起售价、OPPO findX3系列4499元起售价。这也是很多人质疑华为低配高价的原因。
但是从另一方面想想,相比小米、OPPO、vivo这些以集成为主的手机厂商,研发全球投入第二的华为凭借更高的自研芯片使用率,也确实有底气和理由定出更高的价格,更何况研发投入排名第六的苹果旗下的iPhone卖得可是要比华为更贵。
大家认为华为Mate50系列的定价合理吗?华为手机卖得比苹果iPhone更贵究竟合不合理?欢迎留言讨论。
有华为,后有天
众泰始终是拼凑众泰
支持,永远只支持华为
和任正非一样,大家支持苹果手机
有华为后有天,4g手机卖九千
可以再53加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