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最近不太平。前总统杜特尔特与现任总统马科斯之间的风波还没完全平息,美国和日本又开始频频向马科斯示好。
中国对此早有明确表态,划下了不容触碰的红线。
80岁生日“变味”?铁腕总统杜特尔特,余波未平?
提起杜特尔特,绕不开他那雷厉风行的禁毒政策,铁腕手段一度让犯罪分子胆寒。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争议。
联合国人权机构的报告指出,至少有数千人因此丧生,而当地组织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这些数字,加上国际刑事法院发出的逮捕令,贴在了杜特尔特的政治生涯上。
他的支持者并未因此消沉。他们以集会的形式,表达对这位前总统的支持,举起标语,呼喊口号,期盼他能重返政坛,带来改变。
这不仅仅是对杜特尔特的拥护,更是对现任马科斯政府施政方针的质疑,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切忧虑。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这场颇具规模的集会,清晰地展现出菲律宾国内政治矛盾的加剧,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现。
自从马科斯上任以来,杜特尔特时期的一些政策被调整甚至叫停,这让一部分曾经支持杜特尔特的民众感到失落和不适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从地方选举的竞争到如今杜特尔特的处境,都预示着两大家族间的裂痕。
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的强硬态度,或许是出于巩固自身权力的考量,也可能意在向外界展示其与前任的不同。
而对杜特尔特家人的探视限制,以及律师团队的紧急组建,都让外界对杜特尔特的未来处境产生诸多猜测,他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马科斯的姐姐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公开呼吁对杜特尔特可能被捕一事展开调查。
这似乎暗示着,在庞大的马科斯家族内部,对于如何对待杜特尔特,可能存在不同的声音和立场。
就在这样的局势下,菲律宾与美国的关系正在升温。
南海风云再起!美日联手搅局,菲律宾恐成“棋子”?
最近,美国防长的马尼拉之行,毫不避讳地亮出了联手菲律宾对抗“中国威胁”的意图。这番表态,明摆着是对别国内政的指手画脚,也让南海变得不稳定。
而日本也没闲着,又是送装备,又是安排高官访问,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想要争取更多话语权。这些动向使得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增加了冲突的风险。
美国和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如此积极,他们的盘算其实并不难看穿。美国是想把菲律宾拉进它的“印太战略”里,借此来牵制中国的发展。
日本也想在南海问题上刷存在感,和美国一起制造点动静。
但它们的这种插手,实实在在地加剧了南海的紧张,也把菲律宾推到了大国博弈的前沿,让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面对这些外部的动作,中国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冷静,努力避免冲突升级。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就说得很清楚,中国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地区的安全稳定。
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安全,是中国的底线,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实,中菲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保持友好邻居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如果菲律宾执意跟在美国和日本身后,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一些挑衅中国的举动,不仅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最终损害的是菲律宾自身的利益,这与两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是背道而驰的。
说起来,菲律宾的这一系列外交政策,恰恰反映出菲律宾当前面临的多重挑战。
内忧外患下的抉择
菲律宾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角力清晰可见,民众的声音有时难以被高层充分听取。外部势力则试图利用菲律宾,以达到其地缘政治目的,这使得菲律宾的处境更加复杂。
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公开表态,措辞强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菲律宾国内一股强烈的声音——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她的言论也隐约透露出,民众对现任马科斯政府的一些政策或表现存在不满。
经济方面,菲律宾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解决,这关系到全体国民的福祉。
如何实现更加均衡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是菲律宾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菲律宾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最终抉择至关重要,这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着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能否真正摆脱外部干预,实现国家的自主自强,将是对菲律宾领导者智慧和勇气的严峻考验。
信息来源:《美防长访菲呼吁共同应对“中国威胁”,外交部驳斥》,长安街知事,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