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建安十四年,刘备取荆南四郡,关羽主动请缨攻长沙。诸葛亮再三叮嘱:“黄忠虽老,不可轻敌。”关羽却大笑:“带五百校刀手足矣!”
言下之意:区区老卒,不足挂齿!
两军阵前,黄忠拍马迎战。关羽青龙刀横扫千军,黄忠凤嘴刀硬接百招。鏖战一日,不分胜负。
回营后关羽嘴上夸赞“名不虚传”,转身却冷笑:“明日用拖刀计,必斩此老卒!”
猛将交锋,招式易挡,心气难平。关羽的轻蔑,早在这场单挑中埋下伏笔——他容不得一个“老兵”与自己齐名。
汉中之战后,刘备封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消息传到荆州,关羽拍案暴怒:“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论资历,黄忠是降将;论年纪,他已年过六旬。但若论战功——入川破敌、巧夺天荡山、定军斩夏侯渊——黄忠哪一项逊色?关羽却独独对他发难,甚至拒接印绶。
费诗奉命劝解,一语点破玄机:“将军与主公乃兄弟,黄忠不过打工的,何必计较?”
言外之意:你是股东,他是员工,地位岂能等同?关羽闻言,这才勉为其难接印。
黄忠拼命自证,关羽越看越慌黄忠并非不知关羽的偏见。长沙之战后,他憋着一口气:你说我老?我偏要证明老将能打!
第一次打脸:魏延质疑黄忠年老,黄忠单骑救场,十回合击退泠苞,反手救了魏延一命。
第二次打脸:赵云怀疑他斗不过张郃,黄忠提刀上阵,杀得张郃丢盔弃甲。
第三次封神:定军山下,黄忠一刀劈碎夏侯渊头颅,汉中大局就此逆转!
这一连串战绩,让刘备阵营再无人敢小觑黄忠。唯独关羽冷眼旁观,心中暗潮翻涌——这老卒升得太快,迟早威胁我的地位!
职场暗战真相:忌惮才是根源表面看,关羽的傲慢源于“年龄歧视”。但细究演义,真相远非如此简单。
黄忠投刘备时,关羽已是元老级人物。
短短数年,黄忠从降将一路飙至五虎上将,地位直逼关、张。更可怕的是,黄忠的功绩全是硬仗打出来的:斩夏侯渊这等大功,连关羽都未曾立过!
猛将的危机感,往往藏在同僚的晋升里。关羽可以接受张飞、赵云与自己并列,因为他们资历深、关系近;但黄忠的崛起,却让他看到“外来户”后来者居上的威胁。
之前关羽要入川跟马超比试,诸葛亮一封信,点明其绝伦超群,关羽就笑纳而熄灭了入川打算。
很显然,关羽要的,就是独一无二的超然地位,并且是被有话语权之人认定的地位。
结语黄忠起初不明白,为何自己越拼命,关羽越冷漠。
直到定军山战后,他才隐约察觉:不是自己不够强,而是强到让关羽忌惮了。
同僚的忌惮,有时比敌人的刀剑更伤人。关羽的傲慢,藏着对“地位不稳”的恐惧;而黄忠的悲剧,在于他永远成不了刘备的“自己人”。
这一场暗战没有赢家。
关羽守着虚名,黄忠挣得实功,到头来,一个败走麦城,一个中箭身亡。说到底,关羽不待见黄忠,只因“忌惮”两字!
奈何黄忠人生最后一战,竟是欲击杀潘璋,替关羽报仇!真是造化弄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如果你是黄忠,会如何化解关羽的敌意?
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