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69——章帝能臣第五伦,几度沉浮终司空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4-12-23 09:04:55



让我们来看看汉章帝刘炟班子里的二号人物——第五伦。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人。

第五伦的姓是第五,祖上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的田姓,后来田氏排行老五的一脉迁徙到了园陵一代,这一脉就改姓了第五。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盗贼四起。

宗族们四处躲避,居无定所,而第五伦所在之处却稳如磐石,因此宗族们纷纷来依附第五伦。

第五伦继续加强防御工事的修筑,只要有贼人前来,他就亲自带着众人登上防御堡垒持弓坚守,铜马、赤眉数次围攻都无法攻下他的防御工事。

但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无法再进一步完善防御工事,无法保护更多的人。于是,第五伦决定率众投靠京兆郡太守鲜于褒。

鲜于褒早就听说了第五伦的才干,如今又见到了第五伦的形象,顿有相见恨晚之感。

后来,第五伦出任乡里的啬夫,对乡镇均平徭役,协调乡邻关系,做的有声有色,受到乡人的一致认可。

但是,第五伦始终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于是带着家人迁居到了河东郡,改名换姓叫做王伯齐,开始干起了贩盐的工作。

王伯齐在太原与上党之间贩盐,不但价格公平公道,所过之处更是打扫的一尘不染,因此很受欢迎,都愿意和他做生意,王伯齐的财富也因此越积越多。

多年后,鲜于褒在路上偶遇王伯齐,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第五伦,于是将他举荐给了京兆尹阎兴。

当时的长安城里,管理铸钱的官员多数偷奸耍滑,从中牟利。

阎兴让第五伦出任主簿,专门监督铸钱事宜与市场管理。

第五伦没有让阎兴失望,他统一了长安市场上的度量衡,统一了长安市场上的承装载具,严厉打击了长安市场上的弄虚造假、缺斤少两现象,使得长安市场恢复了公平公正,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

鲜于褒请客为第五伦庆功。

酒宴上,鲜于褒身上带着一份汉光武帝刘秀的诏书。

第五伦借来阅读之后,发出感慨,这真是一位圣明的君主呀,我若能见他一面,此生足矣。

鲜于褒笑道,你现在的职位连见个州将都难,哪有机会见万乘之尊呀!

第五伦听后很不高兴,甩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就离开了,从此与鲜于褒断交。

鲜于褒的判断确实失误了。

公元51年,第五伦被举为孝廉,补任淮阳国医工长之职。

公元53年,淮阳王进洛阳见驾,第五伦随行。

这次洛阳之行,第五伦终于见到了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以政事问第五伦,第五伦对答如流,刘秀非常高兴。

第二天,汉光武帝刘秀专门召第五伦入宫再谈政事,一直谈到半夜,二人越谈越投机,甚至开起了与身份不对等的玩笑。

第五伦没有随淮阳王回淮阳国,而是被汉光武帝刘秀封为了扶夷长。

还未到任,第五伦又被改封为会稽太守。

会稽太守算是个大官了,但是第五伦到任后,仍然保持着事必躬亲的状态、勤俭持家的作风,所有俸禄除了普通日常开销之外,全部留存起来,等待支援有需要的百姓。

会稽地区信奉鬼神,虽然百姓资产匮乏,还是每年拿出很多的财富来用于祭祀活动。

第五伦到任后,下达文书通晓百姓,世上却有鬼神,但是鬼神不需要凡人那么多的祭祀,那些让你们贡献祭祀的巫祝都是在欺骗你们,以后千万不要再被他们利用了。第五伦同时通令各郡县官员,严打过度祭祀鬼神行为。

在第五伦的严打下,会稽地区过度祭祀行为灭绝,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公元62年,第五伦遭人陷害,要被押回洛阳受审。

百姓一路上拦车拉马,不让第五伦被带走。

第五伦假装住宿下来,趁着百姓也休息时间,暗中乘船到了洛阳。

第二天一早,百姓不见了第五伦,并没有就此回转,而是一路追到洛阳,写万民书为第五伦伸冤。

负责审理第五伦的官员也觉得第五伦一定是被冤枉的,想要释放第五伦。

但是此时,正好一并在审梁松的案子。梁松收买了很多人写状纸为自己伸冤。

汉明帝刘庄很生气,下令所有伸冤的文书一律不予理会。

因此,第五伦也受到了牵连,未能被提前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不过,清者自清。官员审查了很久,也没查出第五伦有什么问题来,只能将第五伦释放了,但是却无法官复原职了。

失去了官职的第五伦,只能回到乡下种地去了,从此不与官宦来往,想过隐居的生活。

但是,历史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

数年后,第五伦重新被朝廷重新启用,出任宕渠县令,4年后升任蜀郡太守。

蜀郡一向是个天高皇帝远之处,因此蜀郡的官员大多肆无忌惮的贪婪,而且很多朝中大官员都愿意送自己的子嗣去蜀郡为官,这些世家子弟哪有那本事,因此蜀郡被搞得乌烟瘴气。

第五伦一到蜀郡,就将全部世家子弟官员遣离蜀地,改让一些虽然贫寒但是有能力、有节操的人出任官员,蜀郡的风气一下子清朗了。

公元75年,汉章帝刘炟登基,立刻提拔第五伦为司空,成为了汉章帝时期的第一文臣,大臣第二号人物。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