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慧的故事,堪称一部“官场升职记”加“现形记”的混合版。这位从黑龙江南下的满族姑娘,硬是在江西官场混成了“地头蛇”。早年在台办打杂,后来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永修县、开发区、九江县长、浔阳区委书记的位子挨个坐了一遍,2016年终于爬上市人大副主任的宝座。老百姓背地里送她外号“戴铁腕”,传闻她拆迁时能把钉子户骂到腿软,开会时“必须”“立即”之类的词儿跟连珠炮似的往外蹦。可谁能想到,这位表面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背地里玩的却是另一套把戏。
八里湖新区的地皮,早就是块肥得流油的“唐僧肉”。十年前,有家房企以低于市场价一千万的价格轻松拿下地皮,巧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后来成了戴晓慧女婿的“铁哥们”。更巧的是,巡视组入驻前一周,这家公司连夜注销了五个账户,两亿多资金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可惜他们忘了,如今是大数据时代,纪委监委的电子眼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毒,资金流向早被画成图谱,明明白白贴在调查组的黑板上了。
戴晓慧自首的时机也够绝。4月21日,省里刚有个主任落马,她第二天就麻溜地去“交代问题”。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这叫“骨牌效应”,一个倒了,后面跟着哗啦啦一片。更讽刺的是,她退休后也没闲着,顶着“老领导”的名头四处剪彩,去年还搞了个“民营经济促进会”,八百万注册资金看着挺唬人,现在想想,怕不是专门用来洗钱的“白手套”。
九江的老百姓早把这位“戴主任”的底细摸得门儿清。传闻她办公室的书柜里锁着的不是文件,而是一排排茅台酒;开发商想见她,得先找“中间人”递信封——里头装的可不是项目书,而是明码标价的“门票”。最讽刺的是2019年廉政会议上,她还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政治生命”,台下干部们憋笑憋得脸都绿了。
查着查着,更有意思的料浮出水面。她儿子开了家皮包公司,注册资金才50万,结果三年接了1.2亿的政府工程;海南三套海景别墅的购房款,够她全家不吃不喝攒一百年。这些烂账在纪委监委的大数据面前,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要说她真是“良心发现”才自首,鬼都不信,分明是看到巡视组公布的举报电话后,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戴晓慧这出戏,简直是为新时代反腐量身定做的“警示教育片”。如今的巡视组不光带着“望远镜”找“老虎”,还揣着“放大镜”逮“苍蝇”,更厉害的是给权力装上了“行车记录仪”,让那些暗箱操作无所遁形。这位从黑土地发迹,在红土地落马的女干部,人生轨迹活脱脱就是一部现代版“官场现形记”。
眼下,巡视组在江西的倒计时才刚开始,两个半月的时间,足够掀开多少盖子?那些还在假装镇定的“戴晓慧们”该醒醒了,现在的反腐可不是一阵风,而是二十四小时不关机的“吹风机”。就像赣江里的沙子,再会躲也逃不过水流的冲刷。当监督的眼睛越来越多,当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我们要的不只是让贪官“不敢腐”,更要让他们“不想腐”。这场永远在路上的反腐接力赛,每个落马官员都是新的里程碑——只不过,是用他们的政治生命铺就的。
说到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戴晓慧的落马,不过是再次证明了:在正义的阳光下,没有哪个“影子”能永远藏得住。
想起甄子丹扮演的张三丰说的一句话:你们这些名门正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