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的时候,互联网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还没长成如今这般热闹喧嚣的模样。那时候,大家上网消遣,大多是看看新闻、聊聊天,哪像现在,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可就在这么一个相对平静的网络世界里,一张照片突然冒了出来,就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搅起了轩然大波。这张照片里,武汉一个13岁的小男孩,穿着少先队服,肩扛“五道杠”,双手插兜,一脸老成地对着镜头微笑。那模样,活脱脱一个小大人,逗得网友们前仰后合,纷纷调侃这孩子长得“厅里厅气”,简直就是一个“小干部”。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孩子还真给市长写过信,据说连市长都夸他是“政治小天才”。当年,这张照片传遍全网,一时风头无两。可谁能想到,十四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五道杠少年”,居然在送外卖?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离谱,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当年那些夸他“天生官相”的人要是知道了,怕不是得把眼镜跌碎?话说回来,一个被全网看好的“明日之星”,咋就混成了普通人呢?这事儿,可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黄艺博的故事,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伤仲永》。1998年出生在公务员家庭的他,打小就跟别人家孩子不一样。当同龄人还在看《喜羊羊》的时候,他已经跟着爸爸啃《新闻联播》了。他爸拿着遥控器当教鞭,把时政新闻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结果这孩子还真听出了门道,小学没毕业就能写时评文章,还给市长信箱投过建议信。据说市长看完惊为天人,亲自接见后直接推荐他当了少先队副队长——那著名的“五道杠”就是这么来的。那会儿的媒体报道起来可热闹了。《人民日报》夸他“心怀天下”,电视台拍他去敬老院送温暖的镜头,连他写的作文都被捧成“少年政治家手笔”。最风光的时候,他当选“全国十佳少年”,风头压过了本拉登被击毙的新闻。他爸妈趁热打铁出了本《天才培养手册》,书里写他三岁看报、五岁读《毛选》——好家伙,这哪是养孩子,分明是栽培接班人呐!

可命运的转折来得比青春期还突然。上了初中后,黄艺博就像一台老旧的电脑,越运行越卡壳。别人刷题他开会,别人备考他演讲,成绩单上的数字眼看着往下出溜。虽然靠着名气混进了重点高中,但高考分数出来那刻,所有人都傻眼了——连二本线都没够着。武汉大学政治系倒是给过面试机会,可教授们聊完直摇头:“这孩子说起官话一套套的,问个微积分咋就冒冷汗呢?”后来有人扒出猛料:当年那些惊动市长的文章,原来是他爸连夜改出来的“润色版”;所谓的“政治天赋”,不过是把新闻联播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更讽刺的是,他高中同学爆料:“学生会换届选举,他准备了二十页演讲稿,结果同学问他三角函数公式,他憋了半天说‘这个要集体讨论’。”如今27岁的黄艺博,穿着饿了么蓝制服在武汉街头穿梭。有次送餐被顾客认出来,对方惊呼:“你不是那个……那个……”他笑着打断:“对,就是那个五道杠。”转身下楼时,电梯里《新闻联播》的声音正播报着某青年干部提拔的消息。

黄艺博的抛物线人生,活脱脱是一面照妖镜。它照见了那些揠苗助长的家长,他们急功近利,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却忽略了孩子本该有的快乐童年。它也照见了嗜血围观的看客,他们热衷于追捧“神童”,却又在看到他们“跌落神坛”时幸灾乐祸。更照见了这个迷恋“神童”标签的时代,我们总是急于把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却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定义,而是被尊重和理解。古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但比仲永更可悲的是,黄艺博从来就没机会当个普通孩子——从小被架在“官样神童”的人设上,就像个穿着童装西服的提线木偶。如今再看那张五道杠照片,孩子眼里哪有天真?全是成年人强塞的世故。其实哪有什么“天生官相”,不过是场精心设计的cosplay。倒是他现在送外卖的样子更真实:头盔压塌的头发,晒得黝黑的脖子,还有接单时那句脆生生的“祝您用餐愉快”。要我说啊,能把电动车骑得这么稳当,比当年硬背“为人民服务”强多了。
黄艺博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你认为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
黄艺博的人生轨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方仲永小时候起码有点东西,这家伙纯属包装炒作起来的
他老子负99%的责任
伤仲永是小时候有才华,大了不行了,他小时候有个P的才华[笑着哭]
只能说明他父母过于功利,家庭背景不够,以为走捷径可以
生在公务员家庭怎么也不至于去送外卖吧
伤仲永的案例太多了,很大原因是其父母造成的,其次就是不良的风气侵扰。
先好好学习,工作以后再转换会好的多[笑着哭]
开直播带货啊
他是怎么做到又老又年轻的[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