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机场项目正在加大推进力度。
4月7日,中国航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马崇贤到重庆机场集团调研,并与重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伟进行会谈。重庆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尹晓华,副总经理张明进、吴波、雷必鸣参加相关活动。
马崇贤一行实地参观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了解T3B航站楼建设投用情况及重庆新机场相关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调研会谈中,黄伟说,重庆机场集团紧扣做实重庆“两大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履行战略使命,大力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标志性成果。希望中国航空集团发挥重庆机场枢纽运营人作用,加大在重庆市场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强化国际(地区)航线开发、货运资源整合,聚力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成渝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

马崇贤说,重庆机场被赋予打造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新定位,国航对重庆航空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国航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重庆发展新定位,抓住战略机遇,助力重庆民航高质量发展。希望重庆机场集团在航权时刻等资源匹配、中转流程优化、“十五五”规划沟通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开创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局面。
据重科城微报了解,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集团”,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CNAH”,2002年10月11日成立,是特大型国有航空运输集团公司,也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运输企业。2017年12月29日,按照公司制改制要求,中航集团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制后公司名称由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改为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8月,中航集团(含控股公司)共拥有以波音、空中客车为主的各型飞机942架,通过与星空联盟成员等航空公司的合作,中航集团将客货运服务进一步拓展到180多个国家(地区)的1100多个目的地。
重庆新机场定位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国内客运枢纽,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国航的全力支持。此次会谈,意味着在重庆新机场开工建设前的一次节点性重要工作安排与对接。
根据规划,重庆新机场计划在“十五五”初开工建设,即在2026年开工建设。目前,正在上报批复过程中。
据重科城微报了解,重庆新机场已经入选国家发改委2025年重点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名单。

今年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希望国家加大支持力度,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安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副经理黄大勇表示:“支持将重庆新机场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和正在修编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力争尽快完成前期工作,‘十五五’初期开工建设,2030年前后建成投用。”

为此,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希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航局等部门,支持加快重庆新机场的前期工作、支持培育壮大航空运输市场等,进一步将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打造成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支撑。
据公开消息,在2025年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黄伟建议推动铁路网与重庆枢纽机场全面深度融合。

“要促进运网融合,提升铁路与机场网络互通水平,依托既有和在建铁路网,开通、加密更多铁路线路。”黄伟说,要推动运营融合,一体化打造空铁联运服务和产品,加强规划融合,促进铁路与机场枢纽基础设施联通。
黄伟表示,着眼重庆未来“一市两场”枢纽机场运行格局,统筹优化重庆江北机场、璧山新机场与市内主要铁路枢纽之间的进一步“物理衔接”,为更大范围的空铁联运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中建西南院设计的璧山机场T1航站楼陆侧区域的概念方案,机场将打造成一个TOD枢纽综合体。

在设计理念上,采用了“流线设计元素”,充分考虑了重庆独特的“两山夹一水”的地貌特点。
整体概念包括“空港飞舟”和“巴渝绿谷”,展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科技感。

在机场范围内考虑采用南北方向贯通式交通,同时考虑与铁路、轨道、枢纽之间的关系。
在“TOD枢纽综合体”构建方面,具体如下:
地下三层:西环线站台层;
地下二层:渝自城际铁路、渝毕城际铁路、永川线站台层和西环线站厅层;
地下一层:轨道站厅、地下车库层,可连通T1航站楼;
地上一层:枢纽换乘区;
地上二层:换乘大平层;
屋顶层为:空港花园层。

根据《公告》,新机场在铁路、轨道和公路等交通上进行规划布局:
铁路:采用联络线引入成渝高铁和渝昆高铁,规划渝毕、渝自等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西环线等;
轨道交通:引入15号线、26号线、永川线、璧津(璧山-江津)线,同时规划轨道交通车站及换乘大厅与铁路、新机场枢纽统筹设计;
公路:九永高速、永川东环线,合璧津高速改线及成渝高速扩能原线位进行调整,快速路四横线西延线和快速路五横线西延线。

重庆新机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璧山区正兴,处于缙云山与云雾山之间的璧山槽谷。场址距重庆市主城区直线距离约48公里,公路距离约57公里,距璧山区政府直线距离约21公里,公路距离约34公里。

重庆新机场按照满足约7000-8000万人次规模进行选址,预打造货运功能突出的区域枢纽机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
璧山机场联络线引入成渝高铁、渝昆高铁,正线引入渝毕、渝自雅城际铁路,以及市域铁路永川线、璧津线、铁路枢纽西环线等,形成全面覆盖双城经济圈,辐射西部主要城市的地面交通网络。

同时,依托渝自雅铁路、渝毕铁路、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铁路枢纽西环线等交通走廊,实现与永川临江—朱沱、江津小南垭站—珞璜港的互联互通,促进铁公水空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纽带。

未来,将依托轨道交通15号线、永川线(26号线)、铁路枢纽西环线以及新建璧山机场高速等线路,实现科学城与璧山机场高效连接。(素材来源:重庆机场集团、重科城微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