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全国两会拉开了帷幕,会议上释放出明确的产业扶持信号。这五大“钱景”行业尤其受到政策扶持,普通人可提前布局!
政策持续加码 五大钱景企业2025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绿色能源、银发经济等五大领域成为政策重点——
科技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升级为国家战略,提出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中国财政部表示,2025年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将超过1.2万亿元,增长8.3%。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宣布,计划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企业,该基金将聚焦“硬科技”。国家媒体称其为“航母级”基金。
绿色能源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银发经济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社区居家养老与智能康养设备普及。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全国统一医养服务信息平台,发展“AI+养老”场景。
消费复苏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指“以旧换新”,覆盖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同时中央财政预拨810亿元消费补贴,预计撬动万亿级市场。
基建升级
专项债4.4万亿元投向“两新一重”,重点支持AI算力中心、城中村改造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政策红利工具 普通人可借鉴面对政策扶持下的五大“钱景”行业,普通人可以通过多种投资工具提前布局,以下两类工具值得关注:
ETF指数基金
这类具有分散投资、成本较低、透明度高等优点,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分散风险。
以科技行业为例,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科技ETF,跟踪中证科技龙头指数,涵盖电子、计算机、通信、生物科技等科技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实现对科技行业的广泛覆盖。
行业主题基金
这类基金基金则更注重于特定行业的投资,能够帮助投资者更精准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例如,养老产业主题基金专注于投资养老服务、康复护理、老年用品等相关领域的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的机会。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可以适当考虑科技类基金的占比,而对于稳健类投资者而言则可考虑高股息类资产为主。
投资仍需警惕 政策市场变化尽管政策利好明确,但消费者在布局五大“钱景”行业时,还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市场情绪变化。
政策的落地实施可能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表现。例如,政府对科技行业的补贴政策、对绿色能源项目的审批进度等,都可能对相关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情绪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它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整体走势。
在市场情绪高涨时,投资者可能会更愿意承担风险,增加对高风险、高收益行业的投资;而在市场情绪低迷时,投资者则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稳健、保守的投资策略。
两会政策为产业指明方向,普通人可通过指数基金、主题基金等工具分享红利。但需保持理性,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市场情绪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内容中基金及股票类型仅供展示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