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利证书遇到创新金融工具,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内,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迎刃而解。上海盈明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列车位置占用检测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成功获得上海银行500万元贷款。
通过“政府+企业+银行”多元化渠道创新质押融资服务,运用多层次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等,上海银行正服务着越来越多的上海盈明。截至2024年末,上海银行知识产权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长45%,客户数增长78%。知识产权质押金额在全市同业中名列前茅。

破解“隐形冠军”融资难题
过去贷款依赖房产抵押,但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专利。
作为智慧交通领域的“隐形冠军”,上海盈明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深耕轨道交通领域10年,手握15项软件著作权和12项发明等专利,却因“轻资产、高研发”特质,面临融资瓶颈。
静安区新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政策,为此类企业释放强劲红利。通过质押列车调度系统专利获得贷款,叠加政府贴息后实际利率较基准下浮40%。这笔资金将直接投入专用铁路通号大系统研发,助力企业竞标央企供应链项目。
上海银行积极对接相关扶持政策,近日闸北支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成功为企业提供500万元贷款。有了金融动力的加持,如今,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十大赛道引入“外脑”
上海银行选取半导体、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10个重点赛道组织行业专题培训,探索建立与知识产权质押相适应的授信流程和风控体系。同时,以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为主建立科技金融行业专家库,针对创新技术、知识产权的评估工作引入“外脑”。
联动多方创新产品
上海银行结合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的启动,建立知识产权企业摸底机制,不定期开展“入园惠企”“投融资对接”等活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面。
同时,结合行业特性开展产品创新,针对生物医药行业新的业务形态,基于生物医药企业License out的许可交易收益权开展质押融资业务;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展合作,围绕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的高价值产品管线开展质押融资工作,已落地上海首单和第二单。
助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发展
上海银行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为多元且有效的融资途径,特别是积极探索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不断推出针对性强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助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发展。包括完善内部风险管控机制,运用多层次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同时,充分运用“政府+企业+银行”多元化渠道,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从客户拓展、价值评估、确权登记等多方面,共同创新质押融资服务,为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