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财险官宣开业,背后故事不简单

俊材险 2025-04-17 10:31:36

最近,金融监管总局批准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财险”)开业,还同意筹建它的5家分公司,保险行业一下热闹起来。

这事儿可不光是多了一家新公司,背后还有不少门道呢。

先说说东吴财险的基本情况。它的注册资本有20亿元,钱袋子挺鼓。公司主要由苏州的国资机构持股,苏州市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占股33%,是最大的股东。这样的背景,就像给公司加了一层“保险”,让人觉得挺靠谱。

东吴财险能做的业务可不少,涵盖了机动车保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企业与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船舶与货运保险、短期健康与意外伤害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特殊风险保险以及再保险业务等,由江苏金融监管局监督管理。

公司领导班子也定下来了。宋继峰被核准当董事长,夏卫新当总经理。

宋继峰出生于1974年,在2023年开始担任国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之前在政府和监管部门有很多工作经历,比如在苏州市政府办公室、金融办、财政局等地方都干过。

夏卫新可是保险行业的老江湖了,一开始在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工作,后来进入监管领域,在南京保监办、原保监会江苏监管局都任职过,2013年起还在东吴人寿当了11年副总经理,经验特别丰富。

东吴财险的开业,备受瞩目的原因之一,是它与安心财险千丝万缕的联系。安心财险成立于2015年,作为国内首批互联网财险公司,刚成立时备受期待。那时互联网保险方兴未艾,安心财险试图在这片新蓝海中闯出一片天地。它的发展初期过度依赖车险业务,这一策略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显露出弊端。费用率失控,导致综合成本率持续倒挂,公司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2017年,安心财险与米缸金融达成履约保证保险合作,本以为是一次互利共赢的联手,却成为公司命运的转折点。仅仅一年后,米缸金融出现大面积逾期,安心财险瞬间面临巨额集中赔付压力。公司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犹如大厦将倾。此后,安心财险再保后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出现不利偏差,在2020年三季度收到原银保监会的《监管函》,要求其对经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交整改方案。但此时,问题已积重难返。

2021年1月,由于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25.7%,原银保监会对安心财险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责令其增加资本金、停止车险新业务,并大幅降低高管薪酬,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降幅更是要高于平均水平。

即便如此,安心财险的困境仍未得到缓解。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它的偿付能力连续16个季度为负,风险信用等级自2021年一季度起持续处于D级。净资产也由正转负,陷入资不抵债的深渊。到2024年第三季度,其累计净资产缺口扩大至-7.35亿元,同期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1.59%,公司业务发展完全停滞。

在安心财险深陷泥沼之时,转机悄然出现。2024年,安心财险将注册地从北京迁至苏州,与东吴财险后来的地址同处相城区高铁新城。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大家纷纷猜测苏州国资可能介入安心财险的风险处置工作。

随后,有报道称苏州市政府有意接手安心财险部分资产,成立新的财险公司——东吴财险,牵头的正是东吴人寿的第一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同意苏州国发集团筹建东吴财险,一系列动作预示着安心财险的命运将迎来重大转变。

如今,东吴财险的开业或许意味着安心财险风险处置工作已接近尾声。

对于新成立的东吴财险而言,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保险市场竞争激烈,老牌财险公司占据着大量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和客户信任度都较高。东吴财险作为后来者,需要在传统业务领域与这些公司展开激烈角逐,同时还要在新兴的科技保险、创新型保险业务方面寻求突破。

目前,东吴财险正紧锣密鼓地处理开业事宜,从其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涵盖总公司、分公司、销售团队、校园招聘等多个层面。

东吴财险的开业给保险市场带来了新变化,它未来会怎么发展,能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做出成绩,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0 阅读:2

俊材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