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刺耳地响起,打破了晚餐的宁静。
屏幕上闪烁着那个熟悉的号码,二十年了,我以为自己早已忘记。
前夫的声音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他要来参加儿子的婚礼?
我的心乱如麻,下意识地拒绝。
接下来,儿子和未婚妻的话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妈,您这样做,对得起我爸吗?
”儿子小杰放下筷子,眼眶泛红。
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二十年前,那个充满争吵和痛苦的年代。
1993年,我和他结婚,我,一个县城电焊厂工人的女儿,他,一个来自山村的穷小子。
我以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可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一击。
婚后,我和婆婆的冲突不断升级。
我从小被娇惯,不擅长家务,而婆婆却对我百般挑剔,认为我耽误了他们家的“读书希望”。
小杰出生后,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我每日向丈夫哭诉,他却只是淡淡地回应:“你就不能体谅我吗?
我要养家。
”他的冷漠,成了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杰六岁那年,我提出了搬出去住,被他拒绝后,一气之下,我说了离婚,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
“你累了,我也累了。
”这是他在民政局说的最后一句话。
离婚时,我坚持要了小杰的抚养权,并决绝地拒绝了他提供的任何经济帮助。
我要让他只属于我一个人。
“妈,您能不能别总是活在过去?
”小杰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
“爸这些年给我的学费、医药费,还有这次的婚房首付,您都装作不知道是吗?
”我愣住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刻意回避一个事实:那个男人,从未真正放弃过他的儿子。
小杰的未婚妻小雯也开口了:“妈,您知道我最痛苦的是什么吗?
看着我未来老公在同学聚会上,听别人谈起父亲时的表情,羡慕又落寞。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原来,我自以为是的保护,却成了儿子心中永远的痛。
小雯继续说道:“这些年,爸托二舅给他买的每一件礼物,您都扔了。
但您知道吗?
他都偷偷捡回来了。
”我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小杰高考那年的新书包、大学时的笔记本电脑、生病住院时神秘出现的水果篮……原来,这些都是他爸爸的爱。
“您知道爸为什么这些年一直在广东不回来吗?
”小杰问道,“他说,不想打扰您的生活。
但每次我生病、上学,他都默默寄来钱。
这次的婚房首付,也是他听说我们买不起房,主动托大舅带来的。
”我的心被愧疚填满,二十年来,我活在对前夫的怨恨中,却忽视了儿子的感受。
小雯握住我的手,轻声说道:“妈,我知道您受过伤。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爸这些年也在用他的方式弥补?
他没有再婚,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儿子。
您能不能放下过去,让他来参加婚礼?
”我看着儿子充满期待的眼神,许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我同意了。
”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二十年来,我第一次认真审视这段破碎的婚姻。
也许,我才是那个错的人。
我将自己的不幸强加于儿子,试图切断他与父亲的联系,这真的是对的吗?
婚礼那天,当我看到西装革履的前夫出现在现场时,内心出奇的平静。
他鬓角已经斑白,目光却依然温和。
儿子上前给他敬茶时,他红了眼眶。
“爸,谢谢您这些年的付出。
”小杰哽咽着说道。
我转过身,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
人生很长,我终于明白,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我错过了二十年,但我希望我的儿子,能拥有完整的父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段二十年的恩怨,让我明白,爱与恨,有时只是一念之间。
我们该如何平衡个人恩怨与子女的幸福?
又该如何在破碎的家庭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