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人情社会里,随礼是门学问,尤其是经济压力大的时候,更要学会“聪明随礼”。以下这三种礼,建议慎重考虑,甚至可以直接不随:
1. 多年不联系,突然通知的“感情绑架礼”
例子:N年没见的同学、前同事,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突然发消息说结婚/生子/搬家,明显就是来收份子钱的。
潜台词:“虽然平时不搭理你,但收钱的时候想到你了。”
对策:装没看见,或者礼貌回一句“恭喜,最近手头紧,下次一定”。
2. 把你当冤大头的“重复收礼”
例子:有些人结婚摆完酒席,过段时间又搞“答谢宴”;孩子满月、百日、周岁年年办;搬家了还分“暖房宴”“乔迁宴”……变着法儿收钱。
潜台词:“能薅一次算一次,反正你好说话。”
对策:第一次随了,后面直接拒绝:“上次随过了,这次就不去了,祝开心!”
3. 人品差、不尊重人的“白眼狼礼”
例子:平时对你爱搭不理,甚至背后说你坏话的人,办事时却热情邀请你;或者你之前随过礼,但你办事时他装不知道。
潜台词:“你的钱我要,你的情我不还。”
对策:不随,这种人得罪了也不可惜,省得以后更闹心。
总结:随礼要看交情,不是看面子
值得随的礼:
真心对你好的人、礼尚往来的朋友、至亲家人。
不该随的礼:道德绑架的、贪得无厌的、不懂感恩的。
钱要花在值得的人身上,而不是被人当“人形红包”随便收割。
你遇到过哪种奇葩随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