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号,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
听说这事后,邓小平、叶剑英、汪东兴这些党和国家的领头人物,还有快九十岁的朱德老总,都二话不说,直奔灵堂,去表达他们的悲痛之情。
不过,挺让人纳闷的是,毛主席迟迟没来露面。
就在周总理的告别仪式快要举行的时候,汪东兴突然下了一道秘密命令,结果这告别仪式就被往后挪了挪时间。
那么,这道神秘指令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呢?为啥追悼会会被挪到后面呢?
【总理积劳成疾】
1967年的时候,周总理老觉得心里一阵阵疼,喘气也费劲。大夫很认真地跟他说,这明显是心脏有问题的表现。
每天,周总理尽管身体病痛不断,但还是硬撑着干上12到14个小时的工作。
他的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连呼吸都得靠氧气来帮忙撑着。
1971年6月份,周总理发现自己上厕所时,大便里带了血。
经过好几位医生的反复查看,他们觉得这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但按照医院的规定,病人的病情还没有对外公布。
到了1973年那会儿,周总理的身体状况恶化得很厉害,基本上已经没法处理日常工作了。
主刀医生心情特别沉重,他向毛主席如实说了周总理现在的身体情况。
毛主席得知这事儿后,脸色立马沉了下来,他心里头明白,这病可不轻。
他吩咐,尽量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病,因为他了解到有些同志因为手术没成功而离世了。
后来,周总理选择了中医治疗。但在这两年间,他一边得扛着病痛,一边还得忙活着国家的大小事务。
手术一回接一回地做,身体受的苦头也越来越大。
虽然身体被病痛困扰,但周总理心里还是时刻装着老百姓。
手术前,周总理冷不丁问起了云南锡业公司矿工得肺癌的人多不多。
这句话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心里暖洋洋的,他们明白过来,周总理哪怕身体不舒服,心里还是装着咱老百姓。
毛主席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周总理的身体咋样了。
为了帮周总理减轻点儿难受劲儿,他时常安排手下人去医院看望,还特地让人做了个专门的沙发,就为了让周总理坐着能舒坦点儿。
周总理心里头对毛主席的关心和信任,那是真的特别感谢。所以在1975年3月20日,他就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说了说自己有多感激。信里头,周总理还表达了他对以后日子的乐观态度,还有那份坚定的信念。
不过,在1976年1月8日那天,咱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终究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他当时78岁。
【毛主席“缺席”追悼会】
中央的大佬们一听闻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心里都难过极了,马上就往医院赶。
他们围在周总理床边,静静地看着周总理那张和蔼的脸,眼里直打转着泪水。
在场的各位领导心中都涌动着深深的感慨,对周总理满怀崇敬与怀念。
之后,中南海里头开了个会,商量怎么给周总理办后事。会上,大伙儿商定,1月15号那天,在人民大会堂给周总理搞个告别仪式。
追悼会的安全保卫大事,交给了邬吉成来把关。为了让追悼会办得顺顺当当,中央的领导们特地调了专机,用来接送来参加追悼会的各位来宾。
追悼会那天,好几万人自个儿来了,都是来给周总理告别的。大伙儿捧着花儿,胳膊上挂着黑带子,安安静静地跟在周总理的棺材后头,一步一步往人民大会堂挪。
不过,就在葬礼准备正式开始的那个重要节骨眼上,邬吉成猛然间收到了汪东兴发来的一条秘密任务。这任务就是让他妥善布置好会场,准备迎接毛主席的到来。
毛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亲自前来,这无疑是对周总理去世表达的最深切的哀思,同时也象征着对周总理一辈子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最高赞誉。
邬吉成不敢放松,马上让人重新摆弄会场,还加强了安保工作。
他心里明白,这次给周总理举行的追悼会,是个大事儿,中央的大领导们都会来,所以每个环节都得认认真真,不能出一点差错。
所以,为了做到滴水不漏,邬吉成不光把追悼会开始的时间往后挪了挪,还一遍遍地在场子里走来走去,仔细检查每个地方。
但是,就算邬吉成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毛主席却一直没露面。这事儿让邬吉成心里挺不是滋味,也挺纳闷,不明白毛主席为啥没来。
说实话,那时候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听到周总理过世的消息,他真是伤心到了极点。
毛主席和周总理多年来交情深厚,可以说是一辈子的老朋友了。所以,当周总理离世时,毛主席心里头真是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感到非常难过。
大家没跟毛主席说周总理追悼会啥时候举行,但孟锦云心里明白,毛主席和周总理关系铁得很,她想着毛主席肯定特别想去送一送。
她鼓起勇气,悄悄地给汪东兴拨了个电话,问是不是要跟毛主席说一声,让他知道有个追悼会。
汪东兴一听这话,琢磨了好一阵子。他心里清楚,要是直接跟毛主席说不行,恐怕会让毛主席心里不痛快,感到失望。
不过,他转念一想,根据当时政治局的决策,最终还是没有去通知主席参加追悼会。
在这种情况下,汪东兴遇到了一个很难办的事儿,他得找个妥当的办法,让政治和感情能够和平共处。
最后,汪东兴拿定主意,选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他跟孟锦云说:“政治局那边没通知要请主席去参加追悼会,所以你们就别琢磨主席去不去的问题了。”
这个答复既没跟毛主席说不行,也没干脆答应要参加。
另外,他也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要是毛主席晓得追悼会啥时候举行,那他多半会自个儿去参加。
所以,就出现了前面讲到的汪东兴给邬吉成秘密下命令的情况。
不过,因为身体不太好,毛主席最终没能亲自去送别周总理,参加他的追悼会。
追悼会前一天晚上,他突然感觉呼吸变得特别费劲。
虽然他心里特别想亲自送别这位老朋友到最后一刻,但身体实在太差了,根本没办法做到。
周总理追悼会那天,毛主席独自坐在沙发上,眼神深远,满脸哀伤。他静静地盯着周总理的遗照,心里头满是难过和想念。从他的脸上,你能看出他有多么遗憾和痛心。
站在毛主席边上的张玉凤目睹了这一切,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沉甸甸的。
她心里清楚,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交情特别深,也懂得毛主席没法去参加追悼会,心里头有多难受,多没办法。
她走过去,小声问毛主席想不想去参加周总理的告别仪式。
毛主席静静地低下头,眼里泛着泪光。他抬起手,缓缓地拍了拍腿,眼神中带着哀伤,声音低沉地说:“我现在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尽管毛主席没能亲自到场参加追悼会,没法跟老战友周总理说声再见,但他还是特地派人送了个花圈过去。那个花圈,就被稳稳当当地摆在了周总理遗照的旁边。
这肯定意味着他打算跟这位老朋友做最后的道别,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周总理深深的想念和无尽的悲伤。
【结语】
这段往事成了大家永远忘不了的事儿,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还成了一个时代的代表。虽然那两位大人物已经不在了,可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一起努力的精神会一直传下去,给后人带来动力,让他们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