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国作为全球航天强国,为维持自身太空霸权,始终将中国排除在国际合作之外。
然而,随着中国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在2020年成功采集月壤,这让一向自傲的美国坐不住了,多次向我方申请借取月壤,就在近期,美方的恳求终于有了答复。

我国航天局对外发表声明称,自2023年开启的中国嫦娥5号月壤出借项目以来,目前有1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递交了24份申请,总计申请样品71份。
在经过中国航天局的仔细审查和研究后,宣布有6个国家的7个科学机构中签,其中美国有2个机构被选中,分别是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实际上,如果严格意义来说,美国其实没有资格获得我国月壤,因为按照2011年的“沃尔夫法案”,美国不允许航天机构同中国有任何科研合作。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仍然递交对我国月壤的申请,虽然按理说不应批准,但这反映出了美国民间与科学界,反对政客将太空合作政治化的愿景,所以批准合作,有助于我们团结部分美国爱好和平的民众,一起反对反华政治势力。

当然,作为珍贵的月球资源,我们的出借,并不是随便就能批准,同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对美国约法三章。
首先,美国借用月壤的时间,不能超过1年,想要续约,要提前30天向我国申请,续约期半年一续。
其次,美国每次研究月壤,必须有详细记录,不能借给第三方,要是借了,直接收回,归还我国时月壤要有损坏,也要追责。

再次,美国研究月壤出成果,不仅要跟我国分享,而且还得把中国航天局列为成果合作方,不能独吞。
最后,如果月壤在美国丢了,要及时报警并通知我国,我方保留一切权利追责,未来也不会再借给美国。

显然,从条件来看,尽管这套规矩防君子不防小人,我们已经尽最大限度对月壤的出借进行了约束。
而明知风险巨大,仍然借给美国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1978年美国曾赠送给我国1克月壤,这对我们的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帮助,多少需要还一个人情。
更关键的是,由于我们已经对“嫦娥5号”月壤开发殆尽,并有更新的“嫦娥6号”月壤,所以此次国际合作,也有助于集思广益,挖掘更多月壤潜力,通过以德报怨,同美国太空霸权形成对比,从而为巩固我国太空合作形象,引领未来人类太空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