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4月5日,国内外发生了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以下是对这些事件的概述及评论:
国内事件1.1843年4月5日:香港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一天,香港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香港从此进入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时期。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香港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中英两国的关系,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一部分。
2.1876年4月5日:张伯苓诞辰

1876年4月5日,南开创办人张伯苓诞生,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
张伯苓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精神遗产至今仍激励着教育工作者。
3.1882年4月5日:宋教仁出生

这一天,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在湖南桃源出生。
宋教仁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他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和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的民主法治而奋斗。
4.1927年4月5日:《汪陈联合宣言》发表

这一天,陈独秀与刚从海外归国的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只字不提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言行,却称“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为“谣言”,要求共产党与国民党“开诚合作”。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这一事件暴露了当时党内对革命形势的错误判断,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的失误。
5.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被杀

在这一天,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在济南被杀。邓恩铭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为山东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恩铭的牺牲是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6.1936年4月5日:毛泽东、朱德发表《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

这一天,毛泽东、朱德发表《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这一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立场和积极态度,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当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7.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毛泽东、朱德派林伯渠为代表,以鲜花水果之仪致祭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墓。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体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两党能够超越党派分歧,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祖先,表达了团结御侮的决心。这一事件对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8.1940年4月5日:宋哲元病逝

这一天,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
宋哲元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象征,他的离世是抗战事业的一大损失。
9.1956年4月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1956年4月5日,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
这一文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强调了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具有深远影响。
10.1959年4月5日:容国团夺得世界冠军

1959年4月5日,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容国团战胜匈牙利选手西多,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歧视,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1.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逝世,终年88岁。
蒋介石的去世标志着国民党统治时代的结束,其政治遗产对两岸关系和台湾政局产生了复杂影响,成为历史转折的重要节点。
12.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这一天,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9月17日,中央批发《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到11月,全国各地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已全部完成。
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拨乱反正,为大量因历史原因被错误划为右派的人恢复了名誉和权利,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3.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

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成立,加强了国家的武装力量建设,提高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14.1995年4月5日:孔繁森事迹学习活动开展

1995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随后全国掀起学习孔繁森的热潮。
孔繁森的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激励了广大干部为人民服务,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善。
15.2011年4月5日:郑州举行拜祖大典

这一天,皇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隆重举行。

这一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2017年4月5日:黄易病逝

在这一天,著名香港武侠小说作家黄易病逝。
黄易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许多深受读者喜爱的武侠小说,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文文学的宝库,也为武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外事件1.1908年4月5日:音乐大师卡拉扬诞辰

1908年4月5日,奥地利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出生,他以精湛的指挥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闻名于世。
卡拉扬推动了古典音乐的普及,其指挥风格影响了后世几代音乐家,成为20世纪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
2.1933年4月5日:美国没收黄金令

罗斯福总统签署第6102号行政命令,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强制兑换成纸币,以应对大萧条引发的经济危机。
这一激进措施稳定了金融市场,为后续经济复苏政策铺路,但也引发对政府权力扩张的争议。
3.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将军逝世

1964年4月5日,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华盛顿病逝。他参与过一战、二战和朝鲜战争,曾担任盟军驻日最高司令官。
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横跨半个世纪,其“老兵不死”的遗言成为经典。他主导的日本改革重塑了战后东亚政治格局,对亚太地区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4.1983年4月5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3年4月5日,美国第二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标志着美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
这一成就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开展太空实验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彰显了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5.1998年4月5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通车

这一天,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
明石海峡大桥的通车,不仅展示了日本在桥梁建设方面的卓越技术,也促进了日本国内外交通的便利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评论
4月5日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国内外政治、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国内事件中,国共合作、群众运动、政策调整等体现了民族团结、人民力量和政策创新的重要性;国际事件中,科技成就、音乐贡献、政治转折等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多样性。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重要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