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3月28日,国内外确实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这些事件的概述及评论:
国内事件
1.1894年3月28日:金玉均在上海被朝鲜政府的刺客暗杀

金玉均是朝鲜的政治家,他主张朝鲜的近代化改革,但因此触怒了保守势力。1894年3月28日,他在上海被朝鲜政府的刺客暗杀。
金玉均的遇刺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朝鲜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挫折。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朝鲜国内政治势力的激烈斗争,以及改革派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2.1905年3月28日:黄遵宪逝世

他是中国清朝大臣、爱国诗人、外交家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他的逝世对于中国文化界和政界都是一大损失。
3.1927年3月28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宣告胜利

这次起义是北伐战争期间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而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中最后一次武装起义,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起义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取得胜利,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顽强战斗精神和强大的组织力量。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不仅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而且鼓舞和推动了全国各地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4. 1931年3月28日:国民党向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

1931年3月28日,国民党南昌行营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围剿”部署就绪,并下达总攻击令。此次“围剿”涉及多个部队,总兵力庞大,对红军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次“围剿”是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事件之一,展现了当时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和战略战术的运用。红军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灵活应对,最终打破了国民党的“围剿”,体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5. 1938年3月28日:伪“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

在日本的扶持下,梁鸿志等人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敌占区和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
伪“维新政府”的成立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实施“以华制华”策略的重要一环,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1938年3月28日:朱德、彭德怀等建议恢复决死队内党组织

朱德、彭德怀等在电报中明确指出了恢复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内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建议中央书记处批准他们的请求,尽快在决死队内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确保部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抗日斗争。

恢复决死队内党组织有助于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确保部队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对于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7.1946年3月28日至30日,解放区军民击溃阎军

1946年3月28日至30日,阎军独立4团等部进犯清源县贾兆村、王明寨一带,试图通过武力劫掠资源、抓壮丁补充兵源。面对阎军的挑衅,解放区军民迅速组织抵抗。经过激战,解放区军民击溃阎军,打死打伤60余人,俘虏多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40余支。
此次清源战斗虽规模不大,但体现了解放区军民在自卫战争中的坚定意志和战术能力,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斗争积累了经验。这场战斗是解放战争初期军民团结御敌的缩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在逆境中的顽强斗志。
8.1951年3月28日: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讨论了加强党的建设问题,着重研究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等文件。
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9. 1952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颁布

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对贪污罪进行了定义,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一条例的颁布,为新中国初期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0.1959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翻身

这一天,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广大农奴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废除了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
西藏百万农奴翻身,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西藏人民从此摆脱了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1.1979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杨、余、傅事件”公开平反的通知》

该事件是指1967年1月至2月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伙同军委办事组负责人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利用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等人,打着“批陈整风”的旗号,蓄意诬陷和迫害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三位解放军高级将领的事件。
中共中央为“杨、余、傅事件”公开平反,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了党的拨乱反正工作。
12.2001年3月28日:我国总人口为12.9533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3月28日,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亿。
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对于制定人口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2009年3月28日:中国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为纪念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这一纪念日的设立,不仅是对西藏人民历史贡献的肯定,也是对西藏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它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国外事件
1.1854年3月27日:英法向沙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扩大

法两国向沙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进一步扩大,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这一事件标志着欧洲政治格局的重要变化,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克里米亚战争的扩大不仅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2.1865年3月28日:美国内战中的阿波马托克斯战役结束

这场战役是美国内战中的最后一场重要战役,南方联盟投降,标志着美国内战的结束。
阿波马托克斯战役的结束,不仅结束了美国长达四年的内战,也为美国社会的重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场战争对于美国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3.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诞辰

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也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尔基的诞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瑰宝。
4.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投降政策,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度不满。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虽然失败了,但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5.1899年3月28日: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无线电通信实现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在英国南福兰角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用来与法国维姆勒之间进行通信。几乎同一时期,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也独立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并获成功。
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通信方式的重大变革。无线电通信的实现使得信息传输更加迅速、便捷和广泛,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为后来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6.1910年3月28日:法国人法布尔成功试飞第一架水上飞机

1910年3月28日,法国人亨利·法布尔成功试飞了第一架水上飞机。这架飞机采用了试验性的Caproni Ca.60水上飞机设计,具有9片机翼。
水上飞机的成功试飞是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不仅拓展了飞机的应用领域,还为后来的水上航空、海洋勘探和救援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同时,这一事件也体现了法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精神。
7. 1939年3月28日:西班牙内战结束

西班牙内战是1936~1939年西班牙因反对君主制而发生的一场内战,最终以国民军的胜利而结束。佛朗哥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大陆上爆发的一场大战,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同法西斯势力进行的一次较量。尽管西班牙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势力和保卫共和国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由于德、意等法西斯国家的武装干涉,西班牙共和国最终遭到颠覆。然而,西班牙内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8.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自杀

她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及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
她的逝世对于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是一大损失。
9.1945年3月28日:莱茵河战役开始

1945年3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莱茵河战役开始,盟军试图跨越莱茵河,向德国腹地进攻。
莱茵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场战役也展示了盟军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勇气和决心。
10.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这是一次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它暴露了核能技术运用中的安全隐患,对全球能源政策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是全球核能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它促使国际社会对核能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视和革新,推动了全球核能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11.2008年3月28日:发现人类最早录音

2008年3月28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最早的录音于1860年被记录在煤烟纸上,这段录音是由一名年轻女子演唱的18世纪法国民歌《致月光》,持续时间仅为10秒。
这一发现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也展示了录音技术的悠久历史和发展。
12. 2009年3月28日:“地球一小时”活动

2009年3月28日晚间8点30分,“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千余城市展开,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活动。
“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它提醒我们,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评论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我们愈发清晰看到:过去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照亮前路的明灯。当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探讨伦理边界,在全球化浪潮中构建治理体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发展方向时,都需要用历史的智慧校准前进的方向标。唯有以史为鉴,方能不负先贤遗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