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旅途中的几件趣事

风雨敲书书窗 2025-04-19 16:03:23

天气转暖,旅游又成了热词。

人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发或者已经在路上。

我始终说,旅游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健康的身体;充裕的时间;较为宽松的经济状况。现在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一个要素:起码的个人素质。这是从旅游者个人角度出发看问题。

当然,我更希望各地文旅部门能够加强管理,为游客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最近我关注到两件事儿,都和旅游有关。

一件是新疆国际大巴扎天价胎菊、黑枸杞事件;另外一件是某地游客偷香蕉被抓,虽然不构成事件,但足够丢脸。

虽然,我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旅游或者旅行爱好者,但我毕竟也经常在出行的路上,许是过于愚钝,对于旅人们常说的踩坑,甚至有人专门发“避坑指南”什么的,缺少体验,至少是体会不深。

我讲讲旅途中遇到的几件小事儿吧,自己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南山土豆

那还是2003年,我刚学开车不久,去乌鲁木齐南山板房沟练车,正值土豆收获的时候,拖拉机拽着犁在前面犁地,后面则有人跟着把土豆捡出来堆放到地边上。

我把车停在路边,从车里拿出个塑料袋跟捡土豆的人说想买一点土豆,那人问我买多少,当听我说买三、四公斤时,那人说这么点咋卖?你自己装去吧。那分明是告诉我:少拿这点事儿来烦我,你该干嘛干嘛去。

二、金丝小枣

2006年,去北京出差,和朋友约好在天津塘沽新区吃饭,到的有点早,我在酒店门口闲溜哒。有几个推着架子车卖枣的,其中一个冲着我说,尝一个吧。我说我不爱吃枣,他力劝:不好吃不要钱呢。

我说我尝一个可不一定买啊,他摇头晃脑地说不要紧。

但我吃完看我不买他变脸了:白吃枣不给钱。我实在懒得计较,于是我问他:你说吧,一个枣多少钱?

“咋儿也得5毛钱呗”。

我把一张一块钱的纸币一撕两半,把其中一半扔到了他的车子上:再尼玛多事儿我就抽你。

他绝不会想到我会这样处理这事儿。

我记住了那人的口音,打那以后,凡操这种口音的小商贩,我绝对不会买他的东西。记仇了[大笑]

三、磁器口擦鞋

2007年3月在重庆学习,晚上和几个同是新疆的学员去磁器口吃火锅,饭馆门口有个擦鞋的女人说擦鞋3块钱。一个同学说谁要擦鞋,我请客。

因为要等吃饭,一行七八个人都擦了鞋。等那个请客的同学付钱时才知道撇嘴:人家是擦一只鞋3块钱[呲牙]

四、吉木萨尔向日葵

2023年9月,我和妻子去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和木垒县玩儿。吉木萨尔县和木垒县都是农业大县。时值金秋,正巧是丰收时节,一派丰收景象。

走在乡间公路上,途经一片向日葵地,妻子说她竟然没见过向日葵,我靠边停车,向路边一人打听,可不可以买两个向日葵?那人拿出随身带的刀砍下了一头成熟的向日葵递给了我。“买撒呢?拿上就行了嘛”。原来他就是这片向日葵的承包人。得,我又捡了便宜。

这就是人家给的向日葵

五、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乡的樱桃

去年6月份,我去了喀什,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去吃樱桃。一下飞机取上租赁的车辆直奔疏附县乌帕尔乡。

那天是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樱桃林边上有几个村民,很热情地打过招呼后,我们说明了来意。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长在树上的樱桃,为了方便我拍照,樱桃园主人专门把长在高处的樱桃拽下来,不慎用力过猛,把很大一枝长满樱桃的树枝拽断了,我很不好意思,可主人却一再表示没关系。

我和妻子坚持把断枝上的樱桃全部摘了下来,再加他们本已摘好的,我们一共买了5公斤樱桃。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喀什不仅种植樱桃,而且品质优良。

帮我们摘樱桃的男子

经常在路上,但我们很少去著名的景点,因而多年来我们的门票支出几乎为零。不去著名景点不完全是因为钱的原因,我们很忌讳游人们肆无忌惮的喧嚣。

0 阅读:0

风雨敲书书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