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经济部长11年来首次访印,印度不会成为“新中国”

青木在德国 2023-07-22 06:25:18

“德国对印度展开魅力攻势”,德国《商报》21日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于19 日至22 日在印度进行首次访问,这是德国经济部长11年来首访印度。哈贝克的目标是:让德国企业在印度更多投资和推动欧印自由贸易协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是不少媒体给哈贝克泼冷水——“印度不会成为新的中国”。

哈贝克在印度。

德国政客们正在向印度示好

根据德国经济部官网的信息,哈贝克访问三个印度城市:周四,哈贝克在新德里分别与印度外长苏杰生等部长进行了会谈。苏杰生在推特上写道,双方就“崛起的印度为印德合作带来的许多新机遇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还就乌克兰冲突和印太局势交换了看法。周五,哈贝克在孟买进行商业讨论和访问多个公司。周六,德国经济部长还将出席在果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

《资本》杂志指出,这是自2012年以来,德国经济部长首次访问印度。德国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此前已访问过印度。劳工部长目前也随哈贝克访问印度,此外多名德国联邦议员随行。尤其,哈贝克之前没有去过经济强国中国(他的许多前任首先或专门到过中国),这也是一个信号。

《商报》的报道。

预测:2075年印度将成为第二强经济体

德国电视一台指出,德国经济部长此次访问的“重头戏”是推动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和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以使德国与印度的贸易变得更加容易。15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与印度实现自由贸易。上一次谈判于2013年以失败告终。德国也放弃了印度而转向中国。理想情况下,该协议应能在年底前签署,因为欧洲和印度将于 2024 年举行选举。

德印会谈。

德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额2022年达到近300亿欧元。目前印度在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仅排名第24位。

但德国政界认为印度潜力巨大。该国近年来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22年几乎达到7%。大多数印度人都很年轻:超过40%的印度人年龄在25岁以下,平均年龄为28岁。相比之下:美国人平均年龄为38岁,中国人为39岁。投资银行高盛预计印度将在207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强经济体。

印度10年的增长仅次于中国。

政府推动投资印度

在政府的推动下,德国企业对加强在印度的参与也非常感兴趣。这也体现在哈贝克随行商务代表团的组成上。 来自巴斯夫、默克、西门子医疗、英飞凌和 SAP 等公司的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

目前在印度有2000家德国公司,雇佣了50万名员工。德企希望此次访问能获得大订单。今年年初,印度铁路公司向西门子订购了1200台电力机车。这是西门子历史上最大的机车单笔订单。西门子希望获得更多订单。对于德国企业来说,印度是机械、电子、汽车、消费品以及基础设施的大型销售市场。

同时,德方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看到了印度市场的巨大机遇。 该国正在计划大规模扩大光伏和风电产能。德国希望从印度进口相关产品。此外,印度拥有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其中许多人愿意为德国公司工作。

哈贝克参观在印德国企业。

印度不是新的中国

不过,德国企业界认为印度代替中国。西门子首席执行官罗兰·布希告诉《商报》:“印度确实在蓬勃发展。”但对于西门子来说,中国仍然在亚洲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汽车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印度对下一个中国的希望被夸大了,”该行业的一位代表表示。 这个国家是中国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以大众汽车为例: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表示,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印度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但该集团 2022 年在该国的汽车交付量只有略低于 10 万辆。中国约有320万。

德国《明镜》周刊曾刊登一幅漫画:印度的列车冒着滚滚浓烟,列车上还挂满了人:而印有中国国旗的高铁,则展示了科技力量。这引发印度政客和各界的强烈不满。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访问印度入乡随俗。

印度:不愿改革

《商报》说出了印度的核心问题——改革在印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最近,泰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放松了严格的劳动法规,以允许更灵活和更长的轮班时间。团苹果公司将这两个地区视为其供应链从中国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好的生产条件的前景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又被扭转。

《明镜》周刊的漫画。

中国台湾省制造商富士康上周还退出了与当地合作伙伴 Vedanta 价值 195 亿美元的半导体生产项目。这一决定对莫迪政府来说是一个严重挫折,莫迪政府希望利用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来创建一个可以与中国竞争的芯片产业。

德国工商大会(DIHK)外贸部负责人特雷尔表示:“印度征收的关税平均为13%,个别情况甚至达到150%。”印度德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印度开展业务的企业有一半抱怨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而且看不到改善的前景。

4 阅读:2700
评论列表
  • 2023-07-22 20:56

    欢迎印度杀猪德国企业,大放血就行!

  • 2023-07-22 22:44

    完全不够数

  • 2023-07-23 06:28

    很好,这些西方大国赶快去和印度合作吧,正好印度正愁没多少韭菜割了[得瑟]

  • 2023-07-22 19:48

    还有傻子认为在印度赚的钱能带回国吗[得瑟]

  • 2023-07-23 08:15

    德媒漫画的确找事!他没看见中国火车拉不了印度火车那么多人!

  • 2023-07-23 08:15

    咱们不能不承认,人家载客量确实超过了。

  • 2023-07-23 08:15

    感觉是超越了,人家一车带多少人,没歧视,你一车坐几个,还有不让座的![捂脸哭]

  • 2023-07-23 08:15

    哪位大神画的[捂脸哭]我要给他颁个奖

  • 2023-07-23 08:15

    凭什么拿我们比,我们不跟他比

  • 2023-07-23 08:15

    虽然漫画很真实。但是印度的年轻人真的很多。而且网络方面的科技知识。印度也很牛。

  • 2023-07-23 08:15

    前面玻璃挡着,这车是怎么开的

  • 2023-07-23 08:15

    这不是漫画,这是写实画法!

  • 2023-07-23 08:15

    不要笑别人,以前我们也是差不多这样来的,理性一点,要有自己的头脑去看待问题

  • 2023-07-23 08:15

    中国是从量变到质变!印度是从量变到量变!

  • 2023-07-23 08:15

    现在很多便宜的绿皮车都停了,这是为啥

  • 2023-07-23 08:15

    问:印度为什么不用高铁[doge]

  • 2023-07-23 08:15

    问:时速350高铁上能站人吗

  • 2023-07-23 08:15

    德媒原意想说娃生多了不是啥好事

  • 2023-07-23 08:15

    这样危险吗?我觉得危险,但人家一直这样的,貌似也没啥事

  • 2023-07-23 08:15

    虽然说图片是讽刺吧,但也是现状

  • 2023-07-23 08:15

    虽然有挑拨的成分,但图片确实是事实

  • 2023-07-23 08:15

    这哪是漫画,这不写实嘛

  • 2023-07-23 08:15

    有谁知道车票不加钱就抢不到,加钱就能抢到是为什么,而且还不是节假日

  • 2023-07-23 08:15

    印度高科技多的很真是笑死人,不要小看对手

  • 2023-07-23 08:15

    明显挑拨离间 不怀好意 虽然跟事实差不多

  • 2023-07-23 08:15

    现在印度铁路已经不是这种状态了,理性看待!

  • 2023-07-23 08:15

    不会撞的,要撞刹车也拉不及的

  • 2023-07-23 08:15

    图片真的没错,不过一些缺钙的人很看好印度,

  • 2023-07-23 08:15

    印度坐火车,应该不要钱

  • 2023-07-23 08:15

    早就澄清了,车顶坐满人的是孟加拉国,不是印度![抠鼻]

  • 2023-07-23 08:15

    [捂脸哭]不要自欺欺人,没有谁一定比谁优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2023-07-23 08:15

    印度的军事实力还是全球前十的[doge]

  • 2023-07-23 08:15

    印度网友你这是杀人诛心啊![捂脸哭]

  • 2023-07-23 08:15

    你们没意识到德国挑事么?

  • 2023-07-23 08:15

    虽然是事实,但有点挑拨离间[捂脸哭]

  • 2023-07-23 08:15

    西方惯用的伎俩 制造矛盾 别上当

  • 2023-07-23 08:15

    哪边医疗,火车都是免费的

  • 2023-07-23 08:15

    没必要谁比谁,有需要还能做朋友。

  • 2023-07-23 08:15

    印度要是通上动车,那速度车顶还能爬人吗[捂脸哭]

  • T..
    2023-07-23 08:15

    绿皮车虽然挤点,但也没这么扒车外面啊

  • 2023-07-23 08:15

    不轻敌,不自傲,不崇洋媚外,不故步自封

  • 2023-07-23 08:15

    人家是从载人数量说的,你气啥

青木在德国

简介:《环球时报》驻德记者,分享让人思考的国际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