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全民智驾」,一家AI芯片公司如何破局?

高工智能汽车 2025-04-23 19:12:54

2025年开年,高级别辅助驾驶高配变标配,一场“全民智驾”旨在打破辅助驾驶的壁垒。

随着比亚迪“天神之眼”、奇瑞“猎鹰智驾”、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等车企辅助驾驶战略纷纷上桌,同时监管趋严,也意味着这一市场竞争来到了新赛点,即将成本压缩到极致的同时,保证安全、好用。

现实情况来看,城区高级别辅助驾驶还未得到充分的量产验证,做好高速高级别辅助驾驶,成为了今年的竞争焦点,也是车企们守住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销量与市场份额的关键。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含免费选装促销)NOA交付197.47万辆,同比增长162.31%。

截至去年底,中国市场共有42个品牌的在售车型提供高速辅助驾驶前装标配配置,新势力车企是主要的贡献品牌。乐观预计,未来随着传统车企、合资车企跟进全民辅助驾驶,市场爆发在即。

这也意味着,对更上游的供应链而言,性价比之战愈演愈烈。虽然ADAS市场的增长依旧稳健,但高速/城市高级别辅助驾驶市场却展现出更为迅猛的增长速度。以辅助驾驶芯片为例,兼顾性能、成本、安全等优势的中高算力芯片,更受到OEM的青睐。

“‘全民智驾’对辅助驾驶芯片行业肯定利好,因为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变大了;同时在中高算力芯片领域,将会有一个更加明显的增长,性能足够好、成本控制足够优秀的芯片产品会脱颖而出。”爱芯元智方面表示。

诚然,芯片作为辅助驾驶系统的大脑,是实现“智驾平权”、“全民智驾”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必须适应高速/城区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的需求,包括算力、功耗、散热、带宽、延迟等等,以及对各类传感器的适配与支持。

比如,爱芯元智推出的芯片M76H,具备技术领先性、功耗控制优秀、性价比高等市场竞争优势,原生支持BEV+Transformer架构,能助力车企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以及自动泊车(APA)功能,最高可实现城区的记忆领航(ICA)。

这也意味着,继ADAS芯片M55H在多款车型量产落地,爱芯元智提前预判行业走势,推出的支持高速/城区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规模化量产的芯片M76H,又补上了一块关键性拼图,竞逐全面辅助驾驶新潮流。

01只做精品芯,破解辅助驾驶内卷焦虑症

诚然,2025年的辅助驾驶普及,不仅是技术普惠的胜利,也将催化产业深度变革,传递到供应链端的焦虑亦有增无减。

对芯片来说,越做越大的算力、半年更/年更的新产品、业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等,都是最直接的体现。

不过,经过近两年的市场调节,辅助驾驶芯片行业已经回归商业理性,实现了算力、技术迭代与成本的平衡。结合辅助驾驶分层的算力需求,在安全的前提下,性能足够好、成本控制足够优秀的芯片产品会脱颖而出。

“要让高速/城区高级别辅助驾驶成为标配,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成本不单单指芯片本身的成本,而是围绕芯片所搭建起来的一整套硬件和软件系统成本,要从体系化上去降本。”爱芯元智方面表示。

比如,致力于在关键性能指标修炼内功,爱芯元智的体系化降本已经奏效。

一个是核心自研IP :业内领先的爱芯智眸AI-ISP,将深度学习算法与传统的ISP处理单元相结合,利用像素级AI处理技术,感知处理能力出众,面对黑光环境、HDR宽动态、雾化等情况能实现场景增强,看得更准确、清晰。

另外,爱芯自研的爱芯通元NPU,高性能异构多核,支持低位宽混合精度,高效能张量核针对CNN优化、加速Transformer以及BEV应用,灵活向量核引针对Transformer优化,具备灵活的编程性,辅以SDMA和异构多核硬件协同,丰富的CV算子做前后处理,可以为辅助驾驶提供强大的感知、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爱芯元智除了能够在芯片本身做好成本控制,还能带给整个辅助驾驶系统更多附加值。包括同等辅助驾驶性能指标下,对整个系统的关键外设硬件,如摄像头传感器等的要求更低,做到了系统化的降本增效。

具体到产品层面,以其芯片M76H为例,具备技术领先性、功耗控制优秀、智价比高等市场竞争优势。

一方面,M76H作为一款面向高速/城区高级别辅助驾驶应用的高性能芯片,NPU算力60TOPS,集成8核高性能CPU,在技术上为算法架构的演进提前做了布局,原生支持BEV+Transformer架构,可更好适配当前辅助驾驶算法的部署。

二是M76H在125℃结温下热功耗(TDP)小于10W,基于该芯片打造的行泊一体域控,可以轻松实现被动散热,功耗控制层面表现突出,不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都能适配。

三是智价比高。目前在最为主流的方案上,基于M76H芯片打造的6V/7V单SoC全时行泊一体系统,原生支持BEV+Transformer架构,且兼顾高性能与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通过4D BEV环侧复用,即M76H芯片先进的NPU支持BEV全链路运行,效率更高;环侧复用,解决毫米波雷达的盲区;构建时序融合的4D空间,对抗俯仰颠簸,实现更精确的轨迹预测。

此外,该方案支持行泊全时,做到了行车泊车无缝切换,增加终端客户的功能体验;被动散热方面,在60T的计算能力前提下,做到了芯片小于10W的功耗。

综合下来,整套方案创新的技术、优秀的功耗控制、优异的智价比,以及易用好用的工具链,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快速部署上车,要比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高速辅助驾驶域控竞品方案更具优势。

尤其是对辅助驾驶供应链端垂直整合度较低的整车企业来说,这套方案是“智驾平权”的最佳选择之一。

据爱芯元智方面介绍,基于M76H芯片的辅助驾驶系统方案不止一套,还包括:11V双SoC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多传感器融合,实现点到点的全场景辅助驾驶,以及更多灵活组合方案,可按需搭配。

某种程度上看,作为高速/城区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的灵活“大脑”,爱芯元智M76H芯片紧跟市场需求,踏准了这一波全民辅助驾驶风口。

目前,针对M76H的方案,爱芯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适配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车型平台。

02“ADAS芯+高级别辅助驾驶芯”双拳出击

诚然,对于爱芯元智等芯片供应商而言,抢占高等级辅助驾驶市场红利是2025年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如今已大规模上车量产的L2辅助驾驶,功能已经标准化,在相关法规的推动下,标配是大趋势。而爱芯元智的M55H芯片,以及未来全新的ADAS芯片,完全可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针对技术迭代、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级别辅助驾驶,以及越来越多主机厂对该功能竞逐,爱芯元智M76H芯片及后续产品,将更好地适配其需求,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全新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M76H的NPU能力突出,同时原生支持Transformer架构,在座舱大模型领域亦有应用空间(例如DeepSeek上车),可以担纲“AI协处理器”角色,助力AI汽车进化。

另外,在中国智能电动车的带动下,包括上汽大众、本田、奇瑞、吉利等,均在布局燃油车辅助驾驶。因此,燃油车高级别辅助驾驶,也是2025年辅助驾驶比拼的焦点之一,M76H亦找准了这块细分市场需求。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燃油车的整车成本更低,因此对辅助驾驶芯片的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或许更高,并且燃油车搭载高级别辅助驾驶在技术层面也存在不少挑战。

其一,相比新能源汽车,燃油车的车载电能储备更少,要求辅助驾驶系统的运行功耗控制能力更强,进而对芯片的功耗控制更严苛;且燃油车一般无水冷散热系统,更倾向于芯片及系统的自然散热方案。

其二,燃油车的平台化设计不同于新能源汽车,整个电子电气架构迥异,这也给辅助驾驶芯片的应用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此背景下,M76H具备被动散热、低功耗等优势,天然适配燃油车高级别辅助驾驶。基于M76H芯片打造的燃油车高级别辅助驾驶方案,不管是从功耗还是成本来看,对于“敏感”的燃油车而言,都是一套好用且负担得起的方案。

这也意味着,AI汽车、DeepSeek上车和油电同智驱动,爱芯元智的M76H芯片市场潜能有望被进一步挖掘。

除此之外,基于对未来智能汽车演进的预判,爱芯元智还在做更多的车载芯片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

例如,针对端到端技术架构的应用,爱芯元智还规划了下一代高性能芯片,将应用其更新一代的NPU架构,同时针对Transformer进行专项优化,并且支持近存计算,以更好的性能适配端到端辅助驾驶的需求。

而上述完善的车载产品矩阵,亦支撑着爱芯元智对准辅助驾驶分层需求,竞逐更大规模的市场体量。

根据这家企业在手定点来看,包括零跑、广汽埃安、赛力斯蓝电、广汽丰田、某一线自主品牌车企等,预计今年爱芯元智的M55H、M76H等主力芯片出货量将进一步攀升。

很显然,全民辅助驾驶普及之势背后,更加多元化、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也意味着留给芯片玩家的窗口期不会太久。作为国产AI芯片的头部玩家之一,爱芯元智已经卯足劲全力奋起。

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爱芯元智也计划于4月23日至5月2日,在5.2H整车馆5B21展位,携旗下全系车载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值得期待。

0 阅读:0

高工智能汽车

简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