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区辅助驾驶市场迎来了「最强黑马」。
4月18日,地平线重磅发布了基于高性能征程6P 打造的一段式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Horizon SuperDrive™️)。
目前,地平线与奇瑞达成了HSD首个量产合作。地平线HSD作为奇瑞「猎鹰方案」的一款先进方案,将于今年9月在星途品牌车型实现全球首发量产。据了解,后续奇瑞还将有更多采用HSD的「猎鹰方案」车型陆续上市。
现阶段,城市NOA已经进入了规模化上车的“快车道”,各大主机厂围绕城市NOA的比拼已经上升到“门槛更高、用户体验更好”的全场景功能进阶。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高速NOA交付197.47万辆,其中,同时标配城区NOA占比已经接近40%。到今年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含免费促销)城区NOA搭载率已经突破5%。
不过,尽管各大主机厂都在推动城区辅助驾驶方案的规模化量产与功能升级,但市场上已量产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普遍还存在不认路、博弈弱、不拟人等问题,通行效率仅有人驾效率的65%-80%。
在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看来,L3/L4/L5实现的前提基础是,足够好的L2+全场景辅助驾驶。具体来看,要实现L3,需要海量L2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车辆部署,以及海量实际道路数据充分验证,最终基于大量实车数据锁定清晰边界的ODD叠加必要的系统冗余,证明具备L4能力。
01
如何定义足够好的城区NOA?
地平线认为,“好用”的城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应该是日常通勤的隐形司机。一方面,“好用”的城区辅助驾驶能够提供更多的舒适体验。
另一方面,“好用”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可以提供拟人化的驾驶体验,不仅可以保证行驶的物理安全,还可以让驾驶员安心、放心。
余凯认为,当前城区辅助驾驶还需要持续努力,并且要有足够的部署,通过实际运营统计数据来确保安全。
那么,人人爱用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具体有哪些衡量指标?对此,地平线提出首个用户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信任度公式:用户智驾信任度=(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只有提升前三项,降低最后一项才能建立起很好的信任度。
“在世界越来越疯狂的当下,信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安心度、舒适度、专业度恰恰是用户体验三大重要指标。”余凯表示,当城区辅助驾驶系统10公里内若产生3次恐慌接管,80%的用户就会选择放弃使用该功能。
近两年,自特斯拉发布了基于端到端的FSD以来,国内包括小鹏、理想、蔚来等主机厂以及元戎启行、Momenta等方案提供商都发布了端到端智驾方案。相比于传统基于规则的方案,基于AI、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方案拥有更高能力天花板。
不过,由于端到端研发投入巨大、技术复杂度极高,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分段式端到端方案,导致各家企业的城市辅助驾驶系统之间的差异较大。
进入2025年,各大主机厂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比拼,已经从“全国都能开”的无图端到端NOA,开始转向了“车位到车位、门到门”的进阶功能。
在地平线看来,智能辅助驾驶是智能汽车的“基带”,也是用户体验升级的基础。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市场的竞争中,决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不是写入教科书的炫酷技术,而是十年如一日做脏活、苦活和累活,是经验积累以及体系化的研发文化和流程。
02
软硬协同,打造城市NOA「新标杆」
“地平线的目标是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倒逼自己,做出10倍的产品力。”余凯表示,只有软硬结合,两者才能相辅相成,发挥最优效能,这也是打造人人爱用城市辅助驾驶系统的最优解法。
在硬件层面,地平线十年推出了三代BPU智能计算架构,已经实现了计算性能超1000倍的提升。目前,地平线推出了专为复杂城区辅助驾驶而生的BPU Nash计算架构,具有强大的并行浮点算力、特别优化的超越函数以及全新的存储系统。
基于该架构打造的征程6P,拥有高达560TOPS的算力,以及410K DMIPS的CPU算力、5.3Gpixel/s的图像处理带宽能力,可以很好地满足AI大模型的实时推理需求,各项性能相比竞品都有两位数以上的提升。
而在软件算法层面,地平线始终走在最前沿,持续推动智驾算法的创新与迭代。早在2023年,地平线就提出了快思考和慢思考两套智能辅助驾驶算法,其中快思考是一段式端到端模型,而慢思考则是在虚拟世界进行强化学习,基于真实数据不断验证优化。
与此同时,地平线在2024年还推出了下一代通用视觉主干模型 Vision Mamba,性能超越Vision Transformer,与Deepseek共同登榜2024全球最高引用量AI论文。
在这背后,地平线拥有AGI、具身智能、AI Agent三大顶级实验室,深耕端到端、交互式博弈强化学习、视觉主干网络等底层技术研究。余凯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用户行为数据不重要,99%的司机行为是不值得学习的,行业顶级玩家已经不靠司机数据学习,未来通过强化学习在仿真平台训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仿真世界模拟各种场景效率比真实世界高很多。”
基于软硬结合的全栈技术,地平线推出了Horizon Cell「弹夹系统」,通过硬件设计模块化、开发体系平台化,支持客户像升级个人电脑一样升级车载计算平台,满足车企多车型对各类城区辅助驾驶性能需求及升级迭代需求,最终实现车企和用户的多方共赢。
基于Horizon Cell「弹夹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理念,HSD 构建了覆盖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配置和方案,包括:面向普惠级城区辅助驾驶的 HSD 300、面向高性能L2城区辅助驾驶的HSD 600 ,以及面向全场景辅助驾驶的HSD 1200 ,通过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的灵活架构,满足车企差异化需求,加速辅助驾驶普及。
具体来看,地平线推出的HSD300基于两颗征程6M打造而来,主要面向的是10万级别车型标配市场。
而地平线HSD600基于单颗征程6P打造而成,是面向15万级别车型标配的高性能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功能包括智能泊车APA、HPA等。
地平线HSD1200则基于两颗征程6P打造而成,主要面向的是20万级车型标配市场,可以实现城区、高速与泊车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很显然,正是基于顶级算法和顶级硬件的有效结合,地平线HSD既实现了性能持续迭代,又能带来更优的系统成本和量产效率。
03
全民智驾时代,地平线成“最大公约数”
不可否认,算力、算法、数据以及规模化量产经验,将是企业能否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市场洗牌阶段留下来的核心关键。
凭借在软件和硬件上面的领先优势,地平线已经与国内外超过40家主机厂展开合作,尤其是在各大主机厂打响“全民智驾”战役的当下,地平线更是成为了车企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无论是地平线“天神之眼”,还是吉利“千里浩瀚”、奇瑞的“猎鹰”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地平线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总体来看,地平线已经积累了中国最大规模的L2解决方案部署经验。数据显示,地平线的前装量产出货量累计已经超过了800万套,累计上车200多个量产车型,量产定点车型超过310个。
而从市场份额层面来看,在2024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搭载的全阶智驾计算方案中,地平线占有33.97%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
2025年,伴随着“全民智驾”红利的不断释放,地平线新一代旗舰产品征程6系列及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将迎来爆发期。其中,征程6系列预计在2025年出货量将突破百万大关,而征程家族即将在2025年突破1000万出货大关。
“地平线从来不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芯片+软件’系统级智驾技术公司。”余凯表示,站在全新十年的开端,地平线将继续做好车企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让“驾驶交给地平线,生活还给自己”的期许加速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