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携手奇瑞等车企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正式发布

温梦琪说汽车 2025-04-23 09:14:55

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中国似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迎头赶上。2025年在上海滴水湖畔的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场发布会不仅标志着地平线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对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智能驱动未来的深刻探讨。这注定将成为一项颠覆性变化的引擎,也为各大品牌注入新的竞争焦虑。

智能驾驶的未来令人憧憬,却也充满争议。在众多科技巨头争先恐后布局这个领域的同时,中国智驾企业正在奋起直追,试图在全球智能驾驶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智能驾驶技术究竟是便利生活的工具,还是未来出行的唯一选择,这在消费者、厂商、政策制定者之间引发了热烈的争论。

在这场盛会上,地平线首次推出了革命性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这一系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代表着中国智驾技术的骄傲和自信。过去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根据数据统计,地平线在自主品牌乘用车L2辅助驾驶计算方案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3.9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三辆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国产车中,就有一辆搭载着地平线的技术。这不仅是数字的简单叠加,更是企业多年技术积累的有力印证。

不论是在技术的深度,还是在市场的广度,HSD的发布都叠加了人们对未来出行的期待。余凯博士在发布会上强调,“打造人人爱用的智能驾驶产品”并非空口号,而是地平线在八百万套车载计算方案量产验证的底气。这样的自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这一领域走向成熟的过程。

HSD系统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它采用了独创的“Horizon Cell”弹夹系统,类似于智能手机更换电池的模块化插拔。这种设计使车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配置HSD 300/600/1200三种版本,涵盖了从基础L2功能到复杂高阶智驾的各个场景。这种灵活性不仅令车厂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体验。

在滴水湖的实车演示区,搭载HSD系统的测试车辆在复杂场景中表现得相当出色。它们应对“鬼探头”,施工路段改道等场景游刃有余。工程师们介绍,HSD系统利用大模型技术实现了感知、预测、决策的整体优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8.7%。这一数字的背后,意味着系统能够智能判断各种突发交通情况,极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安全性是消费者选择智能驾驶系统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令消费者放心的,是HSD系统的安全冗余设计。即便在极端天气导致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该系统依然能够保持基础驾驶能力。这一安心保障给予了广大消费者更多的信心,使他们能更为放心地选择搭载HSD的车型。

发布会的高潮是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宣布,搭载HSD系统的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正式下线。这个时间节点背后,是双方两年多的深入共同研发,这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合作。奇瑞“猎鹰方案”将深度整合HSD与征程6P计算平台,在星途品牌的高端车型中首次亮相。

这一发布会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交流,更是全球智能驾驶合作的缩影。地平线不久前还披露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最新合作项目,双方合资的酷睿程公司将基于HSD系统开发全场景辅助驾驶方案,通过这个平台,预计在2026年会有大众多款全球车型面世。这样的新闻无疑为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全球智驾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然而,随着这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关于智能驾驶的讨论愈发激烈。一方面是科技公司对未来出行的预期,另一方面则是民众对安全性、可靠性及隐私等问题的深深担忧。在这个利弊交融的时代,智能驾驶仍然是一个“燃点”的话题。究竟是技术推动进步,还是社会需求引领技术发展?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余凯博士提到:“我们的事业不是一场热闹的party,而是持续进化的journey”。在智能驾驶的快速变化中,地平线展现了潜心研究不懈追求的决心。面对行业内愈发激烈的竞争,地平线选择了一个颇具智慧的应对策略——长期主义。在释放市场竞争的同时,保持自己技术的独特与领先,这也为地平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外,地平线同全球顶尖的Tier-1企业建立合作网络,成为众多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技术底座”。如今在15至25万元的主流价格带,地平线的技术已开始重新定义市场格局。某自主品牌的车搭载地平线的征程5芯片,成功实现高速NOA功能,更将高阶智驾车型的价格门槛下调至17万元。这一常识性的变化,不但增强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夜幕降临,发布会现场星空投影下的“新十年”字样仿若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地平线为此启动了“星海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50亿元研发基金,重点突破车路云一体化、4D成像雷达融合感知等核心技术。在智能出行的关键节点,地平线正在为未来铺路。

如此种种,不免让人更加思考智能驾驶的价值拐点究竟何时才会显现?科技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出行方式?余凯博士提出的“当技术突破与规模效应形成共振时,我们将见证出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似乎为这一系列问题划下了一个重点。

对于未来的畅想,我们可能永远难以完全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驾驶将必然成为未来出行方式中的重要组成。在技术呼唤便捷生活的同时,汽车产业的每一次创新也将在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

智能驾驶这一领域的发展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涉及到全球出行观念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合纵连横,未来的出行将趋向于智能化、多元化和安全。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分析,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出行体验。同时,消费者的声音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将其带入一个更加复杂的境地。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始终是他们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努力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尤其是在技术、市场及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上,甚至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各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塑造了一个互相支撑,相互促进的行业生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任何领先技术与概念的出现,都会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辩论。然而,真正让消费者受益,提升出行效率的,才是那些能够将技术与服务文艺结合的品牌。

正如余凯博士所说,智能驾驶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经历这一波智能革命的过程,也将是充满机遇的十年。科技与商业的结合,必将催生出更多具备“智能”的出行选择。未来的出行道路,注定将会更加光明。不仅如此,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教育,也将意味着只有一种出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唯有真心服务于消费者、深耕产品体验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智能驾驶是时代发展的生动缩影。它不仅是前沿科技的代表,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智能驾驶的未来千变万化,但唯有以人为本,方为不变的主题。在未来的出行中,我们期待科技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推动社会的不断前行。

0 阅读:0

温梦琪说汽车

简介:温梦琪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