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央视记者暗访“杨铭宇黄焖鸡”加盟店后厨,揭露了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临近315打假日,这一事件无疑将餐饮行业的信任危机推上风口浪尖。
---
食品安全的底线被谁踩碎?
剩菜回收、隔夜食材、色素掩盖,这些问题听起来是不是让人头皮发麻?杨铭宇黄焖鸡的加盟店后厨,俨然成了“食品垃圾场”。店员将未售完的黄焖鸡简单堆放,第二天加热后继续出售;发黑的牛肉经过红色素“整容”后,摇身一变成了“新鲜货”。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其实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令人气愤的是,过期香菇、酸臭土豆等变质食材竟然只经过简单清洗就再次端上餐桌。这样的操作,不仅挑战了消费者的忍耐极限,更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赤裸裸践踏。吃下这些食物,你的胃还受得了吗?
---
卫生乱象频发,员工为何如此随意?
食品安全问题的背后,往往是卫生管理的全面失守。杨铭宇加盟店的后厨,堪称“重灾区”。员工没有健康证也能上岗,火锅底料连包装袋直接下锅,厨师一边抽烟一边炒菜……这些画面,别说亲眼看到,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反胃。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外卖单随意堆放在生肉上。试问,这样操作的餐厅,真的配得上“餐饮”二字吗?消费者花的钱,买的究竟是美味还是隐患?
---
总部推责,加盟模式成“温床”?
在曝光事件中,杨铭宇总部的态度耐人寻味。一句“不知情”把责任全部推给加盟门店,似乎就能置身事外。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作为一家全国知名的连锁品牌,难道不应该对加盟店的运营进行严格监管?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年来,餐饮行业的加盟模式屡屡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温床”。部分品牌只顾快速扩张,收完加盟费后便不管不问,最终导致问题频发。这样的管理模式,真的能持续多久?
---
消费者信任危机,行业如何自救?
杨铭宇事件不仅让品牌自身陷入信任危机,也波及到了整个“黄焖鸡”品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一旦崩塌,想要重建几乎是难如登天。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优秀企业的存在。比如胖东来,凭借高质量的服务和严格的食品管理,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白月光”。相比之下,杨铭宇的短视逐利显得更加刺眼。如果更多企业能像胖东来一样重视品质,消费者的饭碗是不是会更干净一些?
---
监管缺失,未来路在何方?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除了企业的责任,监管部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过去的案例来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往往是在问题曝光后才匆忙介入,这种“被动式监管”显然难以满足公众期待。
餐饮行业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智慧餐饮系统的引入、食品溯源技术的应用,或许能为食品安全管理带来更多可能性。技术赋能之下,我们的餐桌是否能迎来真正的“安心时代”?
---
你的选择,决定行业的未来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消费者的监督与选择。你愿意为那些漠视食品安全的品牌买单吗?你希望看到的,是短期逐利的企业,还是注重长远发展的行业标杆?
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聊聊你心中值得信赖的餐饮品牌。只有消费者真正用脚投票,才能倒逼行业走向良性发展。
---
食品安全无小事,愿每一份餐食都能吃得安心。你的饭碗,还干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