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红甲亢哥的长沙之行最近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个在网上特别火的小伙子,来中国好几站了,长沙是最后一站,本来大家都盼着他能在这里玩得开心,好好感受一下咱们的文化,结果这一趟下来,跟坐过山车似的,有让人乐呵的地方,也有让人皱眉头的事儿。
先说上午去岳麓山,刚开始挺顺利的。山上风景不错,甲亢哥一开始还挺高兴,跟剪纸师傅学剪纸,人家师傅手艺多好啊,几下就剪出他的样子,他举着剪纸直晃悠,对着镜头笑得多灿烂。可下山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不知道谁一直给递槟榔,估计是想让他尝尝湖南特产吧,可人家没吃过啊,也没人告诉他怎么吃,直接就把整块槟榔塞嘴里了。没一会儿就不对劲了,脸色都变了,直播里看他直揉胸口,眉头皱得老高,后来甚至爆了粗口。说句心里话,我第一次吃槟榔的时候也难受,胸口发闷跟喘不上气似的,更别说人家第一次吃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后来才知道,槟榔这东西,咱们本地人都知道吃多了不好,湖南口腔癌发病率在全国排前头呢,可热情归热情,也得提前跟人家说清楚咋吃不是?
下午到了太平老街,事儿接着来。甲亢哥槟榔的劲儿还没过去呢,又有人递辣条。估计递辣条的人觉得这是咱们这儿的特色,想让他尝尝,还一直说 “不辣不辣”,甲亢哥估计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咬了一口。结果呢,当场就被辣得不行,直哈气,眼泪都快出来了,在那儿直跺脚。你说这事儿闹的,咱们湖南人吃辣是厉害,可外地人真不一定受得了啊。长沙的辣条那辣度,跟火似的,尤其是中辣的,相当于吃一把小米椒,更别说他刚吃完槟榔,那感觉估计跟火上浇油似的。现场还有人在那儿笑,我看着都觉得不合适,热情归热情,也得考虑人家能不能接受啊。
要说最让人不舒服的,还是在文和友的时候。文和友作为长沙的网红地,本来应该好好展示咱们的文化,结果有个穿绿衣服的男的,拿着大喇叭一直吼,跟个复读机似的,一会儿说这说那,甚至还说 “这是真正的中国”,这话听着就不得劲。更过分的是,把一直陪着甲亢哥的卤鹅哥赶走了,人家卤鹅哥多好啊,之前在重庆就跟甲亢哥处得不错,帮忙翻译、介绍美食,结果在这儿被人这么对待。多亏翻译小姐姐聪明,没把那些不好听的话翻译过去,不然多尴尬。网友经常说,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靠喊口号,而是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舒服和真诚,你在那儿吼来吼去,反而让人觉得没底气。
不过也有让人开心的地方。比如去洗脚城的时候,甲亢哥放松了不少,师傅给他按摩,他笑得直拍腿,估计是觉得舒服又新鲜。后来见到大张伟,两人一起唱歌,虽然跟大家想象的节目效果不太一样,但能看出来甲亢哥是真高兴,眼睛都亮了。还有卤鹅哥,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忙,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跟甲亢哥交流,介绍咱们的美食,这种真诚的互动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这一路上,保镖的变化也挺明显的。刚开始的时候,保镖还挺放松,跟着一起逛,后来一看情况不对,尤其是吃完槟榔和辣条之后,保镖明显紧张起来,眼神都不一样了,跟护着自家孩子似的,后来有人想靠近,直接上去护着,甚至把甲亢哥抱走,那架势,专业多了。估计也是看出来有些情况超出预期,得好好保护人家。
现在回头看这一趟长沙行,有热情好客的地方,也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咱们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都想让客人玩得开心,可有时候热情过了头,没考虑到文化差异,就容易出问题。比如槟榔和辣条,咱们觉得是特产,可外地人不了解,一下子接受不了。还有文和友那个事儿,本来想展示,结果弄巧成拙。但也有好的地方,像卤鹅哥的真诚,翻译小姐姐的机智,保镖的专业,这些都让人看到咱们的用心。
说起来,文化交流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事儿,咱们想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就得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怎么把咱们的文化更好地介绍出去。热情是好事,但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光凭自己觉得好就往上送。这次甲亢哥的长沙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咱们在接待外国客人时的优点和不足。
你觉得这次长沙行,是文化碰撞带来的小插曲,还是咱们在待客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呢?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以后咱们也能更好地跟外国朋友交流,让他们真正喜欢上咱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