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便秘小粉片”到底能不能治疗便秘——日本便秘药大盘点

伍科普 2025-04-25 14:54:5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在日本药妆店一整排摆得整整齐齐、颜色粉嫩粉嫩的小药片?不少人一瞧那包装就动心,想着“这玩意儿这么可爱,治便秘肯定不伤身”。

可真要说清楚了,这“便秘小粉片”到底有没有用,图个啥?是药三分毒,还是清肠通便的灵丹妙药?今天咱就撩开这层粉红色的面纱,看看这日本便秘药的底细。

别看它小巧可爱,真正吃进肚子里,可不是闹着玩的。

便秘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真是折腾人。

咱们老百姓常说“人要顺心,肚子要顺畅”,这话不假。

便秘,说白了就是拉不出来,不通气儿。有些人一两天不上厕所就开始心慌,有些人五六天都没动静还硬撑着,结果越拖越严重。

根据《中华消化杂志》发布的国内数据,我国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12%左右,且女性和老年人占比最高。到了日本,这个数字更高,接近20%。

这也难怪日本人对便秘药这么“情有独钟”。

但问题是,便秘药真能治便秘吗?

日本便秘药种类多,药性却各有乾坤。

你去日本药妆店转一圈,便秘药摆得跟糖果一样:粉的、白的、黄色的,有片剂、有颗粒、有糖浆,名字也一个比一个温柔:大黄甘草汤、便秘丸、夜间排便糖衣片……看着像零食,吃起来也没啥怪味儿。

可别被外表骗了,这些药多数含有刺激性泻药成分,比如番泻叶、大黄、比沙可啶等。

这类药的特点是见效快,吃完四到八小时内就能排便,很多人贪图这个“速效”,就养成了依赖。

可刺激性泻药是把“双刃剑”。它靠刺激肠道蠕动来“逼”大便出来,长期用会让肠道变得越来越“懒”,最后没有药就不排便,形成药物依赖。

尤其是老人、孕妇、肠道功能差的人,一旦误用,反而加重便秘程度。

别拿泻药当保健品,越吃越麻烦。

在日本,有不少人把便秘药当成“美容养颜”的秘密武器,觉得排干净了就能瘦、能白、能精神。甚至还有年轻女性为了减肥,天天吃泻药。

这个思路,真是走偏了。泻药治标不治本,还会造成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失衡、营养吸收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心律不齐、低血钾。

东京大学医学部曾发布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的人群中,超过38%会出现肠道神经控制功能下降的现象。

这不是开玩笑。人要是肠子不灵了,就算吃再多蔬菜水果,也不顶用了。

所以说泻药不是“通灵丹”,是“急救药”,真便秘了,偶尔用一两次没事,但要是天天吃,就跟拿棍子戳牛屁股一样,终有一天戳不动了。

那有没有温和一点、不伤肠道的日本便秘药?

有,但稀罕。比如一些以膳食纤维或者渗透性泻剂为主的产品,比如含乳果糖、聚乙二醇的药物,这类药作用机制是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不刺激肠道蠕动,相对安全。

但这类药不像刺激性泻药那样“见效快”,有时候得吃三五天才见效果,很多人等不及,就又回去吃“立马见效”的小粉片。

真正有效又安全的日本便秘药,多半是医生处方药。

比如乳果糖、酸化镁、聚乙二醇这些成分,在日本医院是常规治疗便秘的第一线药物,但在药妆店里很少见。为啥?因为这些药不“好卖”,既不快见效,也没啥包装吸引人。

可医生却最喜欢推荐这些药,因为它们作用温和、安全性高、长期使用也不容易依赖。

人一便秘,肚子就闹脾气,整个身体都跟着不舒服。

老百姓常说“屎堵了,心也堵”,那种感觉谁都懂。我曾经在社区卫生站给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看病,她天天靠日本带回来的便秘小片片,吃了三年。

后来肠子差点穿孔,送到医院抢救。她跟我说:“医生啊,我以为这药像糖果,吃吃就好,没想到把命都搭上了。”听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便秘不是病,但拖成慢性病,那就真能要命。便秘的根子,往往不在肠子,而在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甚至是内分泌紊乱、肠道疾病。

要是老是靠药物推一把,不如从根上查问题。

那怎么治便秘才算正道?

这话要说起来,咱得唠点实在的。别老拿“多喝水、多吃蔬菜”这几个词糊弄人,谁不知道,问题是做不到。

其实真正管用的,是“顺着身体的性子来”,别老逆着它硬来。

第一,别憋。人一有便意就该去厕所,哪怕是半夜,别想着“再睡一觉再说”。

这就跟小孩尿床一个理儿,拖久了就没信号了。

第二,该动就动。

不是非得去跑步健身,哪怕是每天早晨出门转一圈,或者在屋里走上十几分钟,肠子一热乎,自己就转了。

第三,吃饭别光想着“清淡”,要吃点“滑的”。像煮软的南瓜、炒点芝麻油拌菠菜、喝点红薯粥,这些老方子,管用得很。

肠子就像水渠,油水多了它就顺,干巴巴的叶子吃一堆,不如喝口热汤。

第四,别焦虑。心一紧,肠子就绞,越着急越拉不出来。

年轻人天天盯着手机,压力大得一塌糊涂,也难怪便秘越来越多。

说到底,便秘药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生活的替代品。

有的人靠一粒药解决问题,有的人靠一顿饭解决问题,本质上,是你对自己身体的理解有多深。很多时候我们吃药,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减轻“对症状的恐惧”。

这才是最该警醒的地方。

那些日本的“便秘小粉片”,到底能不能治便秘?能,一时之需;不能,长久之计。

治便秘,从来不是靠药,是靠你自己怎么活。

饿了吃,困了睡,想拉就拉,把肠子当亲人养着,别总拿它当垃圾桶。实在人说实在话,身体这东西呀,它记仇。

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

总结一句话:

别把日本药当灵丹妙药,便秘不是“治”,是“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慢性便秘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

2. 日本消化器学会. 日本便秘治疗共识指南(2021年版)

3.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老年人慢性便秘管理现状与对策》, 2023年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