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看电视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这句来自动画电影《哪吒2》中的热血台词,随着该作的火爆出圈,迅速在社媒引发热议,被网友争相引用。《哪吒2》也盛行全球,成为了人们的社交元素之一。在一众春节档影视作品中,该作票房强势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至今仍在不断攀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爆款”。
同期新作《斩神》与《剑来》播出后屡登热搜,各家媒体纷纷联动报道。此外,《斗破苍穹》更获奥运冠军接连催更。
国产动漫,这个曾经被视为“低幼”和“粗制滥造”代名词的领域,近年来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文化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深耕传统,宣扬国风一场属于国漫的破界革命在《哪吒》播出五年后,其优质IP续集《哪吒2》再次爆火,众多影迷称此为“一场东方美学的破界革命”。
究析“破界”之因,首先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耕。
《哪吒2》以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人物哪吒为原型,融入混天绫、乾坤圈,龙族等传统元素,单元互文回归经典。另一部同类型作品《落凡尘》,则将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二十八星宿融入故事主线,构建出一个宏大的神话世界观。
此外,《天行九歌》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战国末年,围绕韩国公子韩非为救郑抵秦的故事,讲述了诸子百家的家仇国难与爱恨纠葛。此类剧集以经典作序,再加以现代化改编,兼具故事深度和历史纵横感。
相较于2D风格,国漫偏好打造的3D动画追求的是更加逼真的效果和更加立体的视觉体验,对画面细节的要求更高。
因此,新国漫的制作人越来越精耕于细致的微小描摹。
例如《少年歌行》中,制片组专门锻造了100种古制兵器,为84个角色量身订做205套古装,以实物为参照,力求在武打造型和绝招形态上呈现更加精致的视觉效果。
而《哪吒2》中的主人公哪吒,其服饰火云纹变为精致刺绣,配以时尚中式包边;敖丙则头戴银龙角冠,额饰象征着冰霜太极的蓝印,视觉元素充满东方韵味。
《落凡尘》还将川剧变脸、舞龙等非遗融入主线剧情,传统民间艺术的智慧因而在各单元得以体现。
新国漫剧作中的场景构建也同样考究,多以真实的传统建筑为蓝本,展示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设计美学。
《落凡尘》中,神界和凡界由“天幕”织连,凡界以宋代风貌为基础设计,充满了繁华喧闹和烟火气;而神界以“布”为核心视觉元素,色彩素雅,展现出飘逸的脱俗之美。《少年歌行》则参考唐代形制,美人庄、登天阁、乐姬笑送帖等剧中仅出现几秒的场景道具,也均被认真呈现。
而《哪吒2》构建了海底炼狱、玉虚宫殿、宝莲浴火重生等多个风格迥异的大场景。其中玉虚宫的设计灵感,便汲取自中国古代东汉时期的道教建筑典范——陕西汉中的天师堂。
宫殿以太极为中心、八卦卦象为整体构型,绿色琉璃瓦覆盖正殿屋顶,神鸟之姿充盈脊刹,飞檐斗拱点缀云纹,匾额上还雕刻着代表日月的金乌和蟾蜍。呈现丰富画面细节的同时,道教所推崇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思想精髓也暗含其中。
不同于《哪吒2》对道教理念的映射,近日同样大火的国漫《剑来》则选择将东方哲学作为精神内核。
该作将传统水墨画元素与现代特效技术深度融合,凭借独特的水墨粒子画风演绎出古时推崇的“侠”文化。剧中角色过招时宛如点点青墨晕染,将书中抽象的气韵描写具象化,展现出浓郁的中式美学特色。
以中国文化为创意源头、以中国元素为表达形式、以中国风骨为精神内涵,这几大元素现已成为当代新国漫制作人自我定位的标杆,以及打造兼具艺术与文化价值的视效大片关键所在。
题材创新,风格探索
多维度拓展国漫创作
除了对传统IP进行深入挖掘外,还有众多国漫制作公司选择打破固有框架,投身制造新题材或引入新元素。
《左手上篮》作为国内为数不多以篮球为主题的体育题材动画,将青春热血与现实关怀相结合,打破了国漫长期囿于武侠、玄幻、校园的题材局限。此外,该作还获得了中国篮协的官方背书,成为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体育类作品,开辟了新的创作维度。
《落凡尘》则突破传统爱情叙事的架构,转以亲情为重点,讲述了织女后人金风为替母赎罪下凡收服星宿,与渴求上神界寻母的少女小凡结盟的故事。这种情感重心的转变为神话叙事注入了新的深度。同时,剧中火锅、奶茶等现代元素的融入,也为作品增添了烟火气息与时代共鸣。
此外,摒弃传统武侠的沉重恩怨,《少年歌行》聚焦少年侠客的坦率与朝气,提出了“新武侠”的概念。通过群像刻画,展现热血豪情与江湖多元,为武侠题材带来诸多新意。
当下国际化趋势日益加深,国漫领域也深有触及。通过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动漫风格,打造多元化的作品,已成为部分国漫制作人的新探索。
例如,《狐妖小红娘》在画风上采用了日式动漫的元素,同时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故事背景,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呈现效果。此类融合让观众在欣赏动漫的同时,也得以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斩神》在视觉风格上大胆采用了“酸性美学”,这一风格与动画中悬疑迷离的氛围以及鬼马跳脱的叙事相契合,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在动画的概念图和OP画面中,超高饱和度的主体与暗色调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超脱现实的街道场景,仿佛被强酸侵蚀的画面,让整体呈现充满危机与刺激。
此外,《斩神》以15首片尾曲和1首片头OP构建了多元音乐矩阵,涵盖摇滚、抒情、电子、复古等多种风格。这种豪华的音乐配置,不仅强化了观众的沉浸体验,更通过旋律与节奏延展了画面的叙事张力,为作品增添了无限回味与想象空间。
除了具有新意的题材和独具特色的风格外,能够创造印象点的人物塑造也是作品出圈的方式之一。
多部新国漫对传统形象进行了大胆的“现代化”重构。《哪吒2》中的哪吒以“鲨鱼齿”和黑眼圈的不羁造型登场,既凸显了反叛精神,又赋予其平民英雄的真实感;《姜子牙》则打破了“半仙”老者的固有印象,被塑造成一位深陷中年危机的“社畜”,延展了角色可能性。而《青蛇·劫起》中的小青,更是化身自强独立、拒绝被定义的“大女主”,让人眼前一亮。这些角色的“重生”,不仅融入了当代社会风尚,更通过情感共鸣与价值观的传递,为国漫的“出圈”注入了强劲动力。
然而,创新之路并非坦途,风险常与之相伴。部分新国漫在改编过程中,因过度偏离角色原设定或创新思路欠佳,屡遭观众诟病。如何在探索创新与尊重传统之间找到平衡,既突破固有框架,又不失角色内核,已成为现今新国漫制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科技赋能,平台助力
多元共促国漫生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制作技术为新国漫的崛起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动作捕捉技术在国漫制作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例如,广州虚拟动力的全身惯性动作捕捉设备VDSuit-Full,整合了精准到手指的全身27个关键节点,可以一键驱动,实时重建表演者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这种技术的应用成功减少了人工绘制的工作量,显著缩短了制作周期。
此外,《落凡尘》还用到了咏声动漫自主开发的智能化制片引擎“IN系统”,该系统不仅能进行大数据分析,解决制作中某一环节延期而导致的连锁反应,还能判断周期变化所产生的成本、时间,帮助作出决策并输出解决方案,让制作显著“提速”。
作为经典迪士尼动画大片制作中广泛使用的软件,USD技术在当下也已成为众多国漫巨头青睐的开源技术。在《落凡尘》的制作中,其团队借助USD技术对制作流程进行了深度优化,成功构建了“伏牛村”等体量庞大且细节丰富的重要场景。可自由切换特写的建筑与景物层次,精准调节的画面精度,大大提升了正片的视觉呈现效果。
在渲染技术方面,《雄狮少年2》的制作团队赞奇科技与华为云紧密合作,利用华为云的超大规模渲染资源池和新型AI加速渲染能力,整体渲染效率提升了70%,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了主要的渲染任务。
《镖人》则采用了虚幻引擎5进行渲染,在提升画面的质感和细节表现的同时,也增强了动作场面的流畅性和视觉冲击力,让国漫在“提速”的同时得以“增质”。
如果说科技的发展是国漫创新的“硬件”,那政策的助力则是国漫维稳的“软件”。各大影视平台敏锐捕捉国漫发展新风向,积极投身为其提供展示渠道,还通过扶持计划、投资合作等方式为其崛起造势。
例如,B站自2021年实施“寻光计划”以来,与多所动画院校展开合作,为年轻创作者提供展示平台;腾讯视频的“中国青年动画导演扶持计划”为新人创作者提供了宣传机会和资金支持;优酷也设立了专项基金,举办创作大赛,鼓励动漫创作和创新。平台与制作方携手,共同助力新国漫野蛮生长。
在《哪吒2》的结尾,共138家国漫公司的名字依次在银幕上显现,当满屏汉字撞碎刻板印象,影片的谢幕也悄然成为中国动漫制作的成人礼。
国漫崛起非一家之偶然,而是行业大势之必然。国漫制作应承传统之精髓,融科技之新力,创艺术之新风。愿此势如江河奔涌,绵延不绝,终使中国动漫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东方之美。
主编:罗姣姣文:金佳美编辑:金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