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预测,未来或将与印度关系恶化的“4个国家”,看都有哪些

是汽车女魔头 2025-04-23 10:58:31

当今世界政经形势越来越错综复杂,印度呢,就打算靠着它的人多力量大和经济发展,在国际上给自己找个更大的位置坐坐。

不过,印度在努力争当“全球南方老大”的路上,跟不少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僵,以后说不定还会更糟糕。

【中印关系:边界争端与经济互依的矛盾】

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因为边界上的争端,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1962年时候,咱们跟印度在边界上打了一仗,这些年加勒万河谷又起了冲突,这让两国在土地归属上的意见越来越不合。

两边在拉达克和藏南那块的争议到现在还没搞定,老是边境上对着干,搞得关系越来越僵,恶性循环了都快。

同时呢,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却让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到2024年的时候,中国还是印度头号贸易伙伴,两边儿的贸易总金额已经达到了1384.78亿美元。

尽管印度大力推动“摆脱中国影响”的策略,像是禁止了TikTok等中国软件,还限制中国投资,不过呢,他们在制造业和电子产品这块,还是特别需要中国进口的零件。

这种“互相不靠”的关系,让中印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经济上有合作,但在地缘上又存在对抗,真是挺矛盾的。

另外,中国在南亚那块地方的影响力变大了,像是租了缅甸的皎漂港,还加大了对马尔代夫的基础建设投资,这让印度觉得像是在对它搞“战略包围”。

印度对此事态度坚决,不过他们对南亚那些小国家采取的掌控手段,却让周边的国家更愿意和中国站在一起。

这场地区权力较量,让中印两国的关系在未来恐怕难以出现真正的改善。

【印加关系:锡克教问题引发的外交裂痕】

2023年的时候,加拿大那边有个锡克教的头儿,叫哈迪普·辛格·尼贾尔,在温哥华让人给暗杀了。这事儿一出,加拿大的总理特鲁多直接站出来,说这事儿是印度政府搞的鬼。

这事儿一下子就把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给搞僵了。

印度坚决反驳这些指控,把加拿大外交官赶了出去,还暂停给加拿大公民发签证。

这个冲突的关键点是“卡利斯坦运动”,简单来说,就是锡克教徒想要搞一个不归印度管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这场运动闹得印度全国沸沸扬扬,乱成一锅粥,最后的结果是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暗杀。

虽然印度政府在国内对分裂势力进行了打击,但这项运动在国外的影响力却日渐增强,尤其是在锡克裔人口众多的加拿大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美国政策研究组织给出的数据,从2013年到2023年这十年里,跑到加拿大定居的印度人数量涨得飞快,从32828人一下子升到了139715人,整整多了326%,在全球所有国家里排在了最前面。

这群人在加拿大的政治舞台上挺有话语权,搞得特鲁多政府在处理跟印度的关系时左右为难。

尼贾尔这事儿,不光扯上了政治上的不和,还影响了两国的经济来往。

2023年年底本该进行的印加自由贸易协定商量,因为外交上出了点事儿,给暂停了。

以后啊,两国关系的主要绊脚石可能还会是分裂主义问题。

【印英关系:殖民历史和经济摩擦的博弈】

印度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到现在还被以前的殖民历史搅得不清不楚。

将近200年的殖民时期,印度被狠狠压榨,英国也因此掠夺了大量宝贝和钱财,其中就有著名的“科依诺尔钻石”。

最近几年,莫迪政府搞了个“摆脱殖民影响”的行动,就是想让印度和英国在文化上、象征意义上拉开距离。

虽然两边都想通过做生意来改善关系,但还是碰到了不少难题。

英国脱离欧盟后,得赶紧找新市场,而印度就成了他们的重点对象。

不过,印度给进口货物设了很高的关税门槛,而且在服务业外资进入方面非常小心,这导致两边自贸协定的商量总是碰壁。

另外,印度人对英国还有那些英裔的领导人,看法挺复杂的。

虽然英国以前的领导人苏纳克有印度血统,也信印度教,但有些印度的民族主义者还是把他当成了“叛徒”。这事儿显露出印度和英国之间,在身份认同和历史旧账上的深层次不合。

【印美关系:战略伙伴还是工具化角色?】

印度和美国的关系,老是被说成是战略搭档,可实际上,他俩在很多切身利益上差别挺大。

美国想跟印度联手来对付中国,但他们对印度的帮忙常常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却没给多少实惠。

比如说,美国在卖武器方面跟印度有点合作,但在像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关键技术上,却一直对印度藏着掖着,生怕它以后成了自己的对手。

另外,印度和美国在经贸往来上,其实也挺不平衡的。

美国想多向印度卖农产品,但印度这边呢,就想着保护自家的农业,这样一来二去,两边的贸易矛盾就更深了。

得提一下,莫迪政府推行的印度教民族倾向政策,在印美关系里可是个容易起争议的话题。

印度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指责感到很不爽,特别是美国对印度种姓制度和宗教纷争的批评,更加凸显了两国在价值观上的不同看法。

【内政因素对外交的深远影响】

印度和那四个国家的矛盾,很大程度上跟它自己的国内政策有很大关系。

莫迪政府搞的那个“印度教最大”的政策,让国内的宗教和民族问题变得更严重了。锡克教徒啊、穆斯林这些少数族群,心里的不满是越来越多,都表现出来了。

另外,农业方面的变动搞出了大动静,让旁遮普这些地方的社会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也给“卡利斯坦运动”带来了新机会。

同时呢,印度那边有个问题挺严重的,就是那个种姓制度,再加上官僚机构办事拖拖拉拉,效率超低,还有他们国家的高素质人才都跑到国外去了。这些问题吧,把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给拖后腿了。

从摆脱“被殖民”的标签,到想要展现“大国风范”,印度一直在努力打造全新的国家面貌,想在国际上有更多发言权。不过,国内国外的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让印度在这条路上遇到了不少难题。

【结语】

印度想要成为大国,在这个过程中,它和中国、加拿大、英国还有美国的关系都挺复杂的,甚至还带着点矛盾。

从边界纠纷到搞分裂,从历史旧账到经济上的不对付,印度在外交上遇到的难题,其实大都是它内部和外部矛盾的一个反映。

以后啊,要是印度在内政和外交上摆不平,那它的那些大战略计划,很可能就被自己内部的一些老问题给拖后腿了。

印度现在在国际上的位置,可以说是到了一个重要的抉择关头。

0 阅读:1

是汽车女魔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