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疑云:那些隐藏在乡村里的故事(一)

兰谿 2023-03-05 13:16:32

记忆中的柴门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无论是高尚的,低俗的,与工作有关的,甚至是遭到所有人反对的........什么样的爱好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的爱好,正是属于那种不大被家人和朋友们认可的、正常偏下一点的-----倒腾古玩。

可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咱一不犯法,二不坑人,三也没有败家,只是喜欢围绕着古玩意发生的那些神神秘秘的故事。我是属于圈里人称为麻雀的那个类型,大多数时候只看,只听,就是不买,警惕性高,让卖家感觉你高深莫测,其实,就是兜里没银子。再说了,就咱这小公司职员,纯粹的屌丝阶层,也折腾不起来什么大浪来。

可我自己觉得,这种事情,想想就来劲。阴雨连绵的时候,或者干脆是大雪封门了,几个人围拢在一起,烫上一壶老白干,整几口小菜,个个脸上红扑扑的,却都又醉眼迷离。在反复的相互吹捧,几经恳求之后,其中的一个,就开始了慢条斯理的讲述。那种欲言又止,遮遮掩掩的神秘气氛,常常会把人刺激的口干舌燥,心脏狂跳。

我所见到的所有老玩意儿,不敢说都是真的,但围绕着它们却一定都会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就看你怎样去挖掘了!我对这个行当的爱好,和他们大多数人不同,既不是为了一夜暴富,也不是痴迷于古物收藏,而仅仅是出于对那些故事的渴望,所以,在圈子里混了一二十年,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却让我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小名气。

干啥事都有它固定的道道,这爱好保持了这么多年,让我深深地感觉到,玩古玩这一行必须的得有广泛的人脉。你得在圈子里多认识几个老人儿,并且和他们多多联系,才能被这圈子认可,才有机会接触到第一线的真玩意,也才能有故事可听。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给大家讲一个去年春天我接触过的趣事。

那是春末夏初的一天,我正在公司里看那伙年轻人上网嗨皮,突然间手机铃声大作,是老家的一个远房表叔打过来的,他也是玩古董的。

他照例乱扯了半天,才扯到正事上,问我这个周末有没有空回去,说是有个小玩意想让我掌掌眼。我心里当时就犯起了嘀咕,这个表叔,可谓是老江湖了,平常油的跟泥鳅一样,但凡是手里有三瓜俩枣的,不把你忽悠瘸了那是不算罢休,所以我从心底里不大待见他。

但是,他见多识广,在我老家那一片古玩行里,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平常有啥疑难问题请教他,那个架子那叫一个大!怎么这一次偏偏就想起了我这个后生晚辈?还假惺惺的说什么请教!

事出反常即为妖,他保不定又憋着什么坏,准备整啥妖蛾子想坑我。可反过来一想,咱是草根啊,一没钱,二没权,标准无产阶级,还不贪财,更不急利,他又能奈我何?不过,不去的话,会被圈里人耻笑,更为关键是有可能会错过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怎能让人坐得住?所以,我也就没有理由推脱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驱车回到了老家,匆匆忙忙的吃了几口老妈做的饭菜,就直奔表叔家而去。表叔的家位于村子里的老区,周边全是破旧的老房子,街道也没有统一规划,一条条幽深的老胡同,狭窄阴暗。

表叔家在一条老胡同的最深处,进到这里来,感觉就像是时光穿越到了五六十年代,阴暗、静谧中只有自己的脚步声略带回音儿的陪伴自己,让人心里有点发毛。胡同两边的墙壁上顺着石头缝儿,不时地有幽绿的苔藓出现,靠近地面的地方甚至还有一簇簇的蕨类植物。

终于走到了这条老胡同的尽头,我站在表叔家的黑漆大门前刚要举手敲门,突然,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从里面伸出一个光亮的大脑袋,我一时没防备吓得倒退了好几步,后背碰到了墙壁上。在黑魆魆的胡同里,东边高高的墙壁上射下来的几缕阳光中,表叔那光溜溜的大秃脑袋, 反射着光芒,铮明瓦亮,刺得我眼睛都张不开。

他迅速地朝我来的方向张望了几下,确定没有外人跟踪窥探之后,一把就把我拽进了院里,然后哐啷一声关上了大门,竟然还下栓落锁。

幽深的院落

看着他整这些过分的举动,我有些莫名其妙,又感到有些好笑,便朝他扬了扬手上提的两瓶好酒。表叔一见到好酒,黑红的大脸堂上顿时荡开了花,大嘴岔一裂,又是一阵刺眼的亮光袭来,半口的大金牙,迎着阳光,把我这刚从黑胡同里进来的可怜人眼睛都要晃瞎了,这是什么节奏啊?!

人与人见面之后的寒暄,就如同武术中的起手套路,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很少有人去认真对待。可悲的是,我这表叔就是那些少数派其中的一员,他能把这些寒暄演绎得声情并茂,并能在短短的几句中拉近和任何人之间的关系。

一张大脸时而肃穆,让你倍感重视,时而眉飞色舞,让你看到主人的真心喜悦,感情演绎得那是相当到位,让人不由得感叹,原来粗眉大眼猛张飞那样的五官,也能配合出这样细腻的表情,古人说的话,人不可貌相,确实是真理!可这些对我没用,我害怕那些无聊的长篇大论,便直接选了无视他的表演,径直进到屋里。

表叔显然被闪的不轻,有些尴尬的讪笑着,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少,但是也不敢再虚头虚脑。“大表侄,我托你回来确实是有要紧的事,和你商量!谁叫你表叔我没有文化那!恰巧又有一个识文断字儿的好表侄那!哈哈哈哈!”

一听到这热情的开场白,我就明白刚才选择无视他的寒暄是正确的,既挡住了他胡天黑地的海吹,又攻破了他冗长乏味的试探,当然这些在古玩圈里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步既然已经奏效,那就顺着路子继续陪他演下去,看看这老油条能有啥好招。我一边陪着笑点头,一边故意漫不经心地四处看看。“我表婶呢?身体还好吧?”表叔刚要摇头晃脑的开始甩秧子(古玩圈里意指拉闲呱试探人,吊胃口)我就给他打岔。表叔那张大脸上又是一紧,有些沮丧的“嗯嗯”了几声。

为了尽快撬开他的嘴,我仍然不动声色,顺手接过了他递上来的紫砂茶壶,摩挲观赏起来。表叔的声音低下来,开始有一处没一处地询问起了我的工作,一张大脸上的兴奋感慢慢地退潮了。我进一步努力,选择了直接不再接茬,装作仔细地研究他的茶壶,偶尔回应他点点头或是摇摇头。

没有五分钟,表叔就投降了。黑红的大脸堂泛出油光,浓密的粗眉毛拧在一起,哭丧起了脸,“大侄儿啊,你表叔遇到了难处,你可得帮衬我一把!”我抬起头来,故作郑重的用询问的眼神盯着他,他那一双浑浊的的大眼珠立刻又活泛起来。“是这样,我有一个圈子里的朋友,好多年了,过命的交情!手里有点东西,嗯,想.......”我一见他又开始甩秧,立马站起身来,“我去看看你院里那棵老葡萄藤!”说着迈步就往外走。

表叔一见着了急,大手一伸就拽住了我的衣服,“表侄,别走,是,是天书!”我登时停住了脚步,转眼盯住了他那涨的发紫的大脸。

表叔有些泄气的又拽了拽我的衣角,示意我坐回座位上,给我的杯子里添满了茶水,才长叹一声开始了正题。这回,我看他是确实没招了,说话也知道捡干的说了。

他接下来的叙述让我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这其中涉及到了我们当地流传了多年的两个故事和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传奇人物曾道士。

我们老家是齐鲁大地上三大河流之一的沂河发源地,山清水秀,景色优美,自然是不必说了,老辈子代代相传,我们这一代还是风水宝地,俊山多仙气,灵洞有神仙。

我自小就经常听老人们讲曾道士深山修炼,捉妖驱邪的离奇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表叔说的这个天书的传说,当然,主人公正是曾道士。

表叔是个讲故事的好手,浓眉大眼、表情丰富,从他那张大嘴里说出啥话来,都让人深信不疑,因为,他外表憨直,甚至是粗拙的有些傻气,谁还能怀疑这样一个粗人会和你耍诈?

可我并不吃他那一套,因为我了解他那憨厚的外表下隐藏着万般计较,而且,你一不小心,这些计较就会一环接着一环的,慢慢地套在你的身上,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着了道。所以,尽管是内心震动,可我外表上还是不动声色的,只是欣赏他的动听故事,半是玩笑地时不时逗他几句。

表叔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表演的张牙舞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相信曾道士真有其人,他学会了天书,捉妖驱邪也是确有其事。可是,我一贯保持听故事的表层认真状态,戏谑的表情最终彻底打败了他。

“大侄儿啊,你老叔我还能诓你这小辈么?我确实是见到了他们手里的那些老古书本本,可咱爷们又看不懂,你看看,你看看,这不就干撒急么?这不就把你拖回来了么?这不就指望你了么!”

看着他摊着两只手,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几乎就要相信他说的全是真的。可是据多年和他交往的经验,以及在圈里混了这么久的直觉,我断定现在还不是表露出信任的时机,得忍!骑驴看唱本,边走边瞧,大不了就是两瓶酒换了一个故事!

十分钟,我心里嘀咕着,顶多十分钟,他要是再坚持的话,我就暂且信他十分之一。我的戏谑表情和冷漠终于激怒了表叔,“好好好,亲侄儿,看来你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着真玩意,你算是不开金口了!那我就........”话没说完就“呼”地站起身来进了里屋。

我的心脏开始小跳起来,难不成还真有什么玩意?那曾道士.......?那天书......?

只听得表叔在里屋悉悉索索的鼓捣了一大会,才抱着一个花粗布小包裹走了出来。“大侄子,也就是咱爷们的交情,这么多年了,这个圈子里,我只信任你一个人!这些宝贝,外人谁也别想见得着!”他一边嘟囔着,一边坐下来,手里还紧紧地抱着小包裹。

“喔”,我压住心头的好奇,眼皮也不翻,继续把玩着手里的紫砂壶。表叔愣了一会,见我没反应,更加沮丧,喘着粗气,把小包裹往我面前重重地一放,闷哼了一声,终于不再言语了。

我眼看着差不多了,是该开口了,便笑了起来。“表叔,您手下轻着点,东西儿给摔着了,我更不敢上手了!”一边说笑,一边还是手指头也不动一根。表叔一听这话,大脸盘子上更挂不住了,大手一摆,“大侄儿,咱爷们不来那一套,自己家人,啥也不用顾忌!”说着,又把那包裹往我面前推了推。

我估摸着,这回可差不多了,就伸手拿起了包裹,刚要打开,眼角一弯,发现表叔嘴角往上翘了翘,似乎有些得意,便又停住了手,只是轻轻地颠了几下,嘴里模棱两可地哼了哼,又把包裹放到了桌面上。

这一下才彻底打败了表叔,他的大脸再也挂不住了,大嘴岔咧到了耳根上,眉头拧成疙瘩,“俺那亲侄儿啊,饶了你表叔吧!你瞧,你瞧......”一边哼唧着,一边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包裹打开了。

终于扛不住了吧?我心里暗暗地得意了一小把,急忙仔细地去瞧里面的东西,是几本破旧的蓝布面古书,还有一个略弯的长铜板,上面隐约有些花纹,可是绿锈斑斑,好像是从土里出来的。

我轻轻地拿起一本书,上手的感觉是干枯的粗布,深蓝色,有些残旧。封面上弯弯曲曲的几个篆字,好像是《阴阳九箓》,我心里也不大敢确定,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故作高深的嗯了几声,翻开布面儿,里边暗黄色的桑皮纸又厚又硬,大多数残缺不全了,花生粒大小的楷书并不是很工整,一看就是手抄本。

至于里边的内容,看了几行,全是古涩的语句,无非是阴阳二气,八卦九宫什么的,我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就是绝世秘籍,修炼了能够腾云驾雾,降妖抓邪,我也看不下去了。再翻翻那两本,也都差不多,一本是《三清XX符》,另一本封面残缺,上面只剩下俩字,好像是“神咒”。内容一色的古涩拗口,难以忍受。

我面无表情地放下了旧书,眼角扫过去,发现一脸紧张的表叔正瞪着大眼紧盯着我,见我并没有太多的热情,似乎很失望。接着,我拿起了铜板仔细端详起来,说实话,对于这个玩意,我比较感兴趣。

斑驳的绿锈碴围绕的几块区域,显现出繁杂的云雷纹饰,刻的线条十分细腻匀称。背面的纹路还隐藏着几只凶恶夸张的神兽形象。我脑子里迅速地判断出这似乎是道教仪式里手持的笏板,但同样也不十分确定,因为咱毕竟对宗教太陌生了。

结合这几本古书的内容和铜板上的纹饰,我脑子里大概的想象到了应该就是与道教有关,但是准确情况还得联合这几样东西的来龙去脉综合分析。想到这里,我就放下了铜板,端起茶杯,品起茶来,不再言语,以静制动,等待表叔的反应。

在我翻看这几样东西的时间,表叔一直是张着嘴巴,瞪着大眼,紧张地盯着我,生怕错过了我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后来见我不动声色地停了下来,他有些发蒙,片刻之后就明白了我的意思,赶忙把座位向我这边挪了几下,压低了声音开始讲述这几件东西的来历。

说起这几件东西来历,就必然的联系到了曾道士,表叔断定,这几样东西就出自曾道士之手。曾道士这个人,是我从小就非常感兴趣的传奇人物,他也是我们当地四里八乡,故老相传的许多神奇故事的主角。

虽然我接受了十几年的现代科学教育,又经历了许多社会磨练,按说不应该再相信那些神神叨叨的无稽之谈,但事实却是,我内心深处依然固执地敬畏着那些神秘的传说。自己给出的牵强的理由就是,无风不起浪,众口相传的众多故事,总归该有一些最初的事实根据,尽管后来改变了很多。

所以,表叔叙述中夹杂的神异传说我也并没有一味的排斥,相反,它们激起了我一探究竟的欲望。

向往的原野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