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澄碧的秋水中,几朵芙蕖,迎着徐徐秋风,嫣然而立,幽静而自然,清淡而深远。这是宋代的文艺批评家魏庆之对王维诗的评价。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诗人,画家。他出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幼年时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十五岁时赴京城应试。因写得一手好诗,又工于书画,还很有音乐天赋,喜欢弹琵琶。以至于一到京城就很快成为了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的宠儿。
在这些权贵之间,岐王李范尤其看重他,经常邀请王维到府上吟诗弹琴,彼此相谈甚欢。
当时有个叫张九皋的人,在京城有着很高的名声。
有一次,太平公主在府中设宴款待一些文人志士,席间有人朗诵张九皋的诗,来助酒兴。公主很是欣赏,当即就询问,是何人所写?这人赶紧回答说:“是一个叫做张九皋的人所写。此人不仅诗写的好,文章也是一绝。”当即,就把张九皋的文章拿给公主看。
公主接过来,仔细的看完后,也是赞不绝口。于是,就命人准备笔墨,立即写信给京都的主考官,点名要让张九皋成为第一名。
这时的王维,本来也打算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听参加太平公主宴席回来的人说:公主举荐张九皋为第一名。王维听说后,心里有点担心,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岐王,请求岐王帮忙。
岐王李范听完后,略一沉吟说:“以公主的尊贵和努力,再加上她的人脉,咱是争不过的,也是不能力争的。不过呢,我给你想个办法来应对。把你那些清婉的诗,挑选十篇出来,还要准备幽怨悲切的琵琶曲一首。十天后,我会设宴邀请太平公主,到时候再给你引荐“。
十天的时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在这十天里,王维足不出户,整天在房间里写诗,练习琵琶曲。
那一天来到了,王维一大早就起来收拾,穿戴一新,并带上自己的诗作和琵琶,早早地赶到岐王的府上。
岐王说:“一会儿公主过来,你以文士的身份去谒见,她是不会见你的,你得听我的安排,能行吗?“
王维回答说:“在下听您的教诲和差遣。“
于是,岐王就让下人带王维去换上华贵的衣服,捧着琵琶,在后面等着公主的到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公主带着她的随从来到了岐王府。岐王赶紧迎接,并对公主说:“我趁着你从宫里出来的机会,邀请你到家里来,准备了好酒,好菜,还有你喜欢的音乐。“
公主点头说:“好。”
刚一坐下,一阵悦耳的琵琶声传来。公主回头看见他,就问岐王:“此人是谁?”岐王说:“这可是知音。”于是,就让王维独自弹一曲。
王维的琵琶弹得哀哀切切,像陈年的老酒悠悠飘香,那撩人心扉的美也有了别样的思绪,感动了这满座的人。
公主:“这是什么曲子?”
王维说:“这首曲子叫郁轮袍。”公主觉得很是奇怪。岐王说:“此人是个读书人,不仅精通音乐,诗词文章也没有人超过他的。“
公主觉得很奇怪,既然文章诗词写得如此好,自己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呢,于是问道:“你有什么文章吗?“
王维就把怀里写好的文章呈现给公主。公主当即就读了王维的诗词,文章,非常的吃惊,说:“这些都是我儿子和张九皋这些个少年人经常读的,他们说这是古人写的,原来却是你写的呀!“
于是,就让他换了衣服,坐在客位的首席上,王维本就生得俊美飘逸,又加上谈吐潇洒,语言的艺术性也很强,在座的达官贵人们都纷纷赞叹不已。
岐王举起酒杯说:“如果今年京兆的考试,让王维做第一,那绝对是全国上下的光荣啊.”
公主说:“那为什么不让他参加考试呢?“岐王接过话茬:”没人举荐他做第一,他是不肯参加的,并且又听说公主您已经举荐了张九皋。“
公主笑着说:“我其实不参与少年们的事,可是别人托我,我也只好卖个人情做了。“转头又对王维说:”你确实可取,是个人才,我一定为你尽力。“王维恭敬地致谢。公主后来把主考官叫到了家里,并让她的侍女传话说明情况。
后来,王维参加了考试,果然得了第一名,一举夺魁。后来又做了太乐丞的官,因为教舞女们跳黄狮子舞,被罢了官。
天宝末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和张通、郑虏等人投降,并做了安禄山的官。后来,安禄山兵败,张洎收复了长安,就把王维、张通等人关押在宣扬里杨国忠原来的府第里。
张洎有个很信任的人,叫做崔圆。他一直很仰慕王维,当听说被张洎关押的人里面就有王维时,便请求张洎,让自己见见他,并对张洎详细的叙说了王维。
后来,崔圆亲自到宣扬里杨府去请王维,并让他在自己家的墙壁上作一幅画。张通,郑虏等人都指望他能够解救自己。
王维的画构思奇巧,下笔如有神助。崔圆很是欣赏,当即就又替他在张洎面前求情。郑虏等人也因此得到从宽处理,就算被贬离京,也能得到一个好地方。
据说,后来长安崇义里窦丞相买的房子,就是崔圆过去所住的房子,墙上王维的那些画也还在,栩栩如生。
尚书在的时候,王维做了给事中。安禄山被平定后,凡缙做了北都副留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王维的罪过。王维因此才被免去了死刑,后来又逐渐升到尚书右丞,并在蓝田地方上买了房产,土地,潜心研究佛经,从此不问世事。
纵观王维一生,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还是出色的画家。高超的艺术修养、对于大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细致入微的感受。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不亏于“诗佛”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