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槿夕先生
这段时间,一篇《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的出租公寓》文章震惊全网,特别是开头的一段话,将读者拉入到一个亲历者的角度,表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
“我该如何叙述,一个西部贫困山村女孩,经过怎样的努力,考入北京某211名校,毕业后的里面,一心考公,多次去的家乡省份事业单位笔试第一的成绩…”
文章一经发布,将一个33岁女生死在出租屋的场景描述出来,从房东的角度讲述了这件事,是一篇不错的写实小说,由于写的内容太过于意外,让很多人提出质疑,认为这篇文章是虚构的。
随后,文章于16号删除,作者发布了情况说明,说明这篇文章是真实事件,属于偶发事件,担心被人误解和扭曲,因此选择了删除文章。
由于文章的内容太过于匪夷所思,一个33岁女生从农村出来,考上了北京211名校的专业,从事会计,找了十年的工作,一直考公不成功。
她只能靠着父母借钱维持生活,还租下了房东半年的公寓,期间拖欠几十块的电费,房东成了女生唯一的联系人,剩下的亲戚都被女生拉黑了等等情况,让很多人没办法相信这一情况。
随后,有官方证实,确实有此事,但是没有尸检,未能给出一些具体的答案。
由于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33岁女生死在出租房的情况,因此备受社会关注,由此出现了很多讨论,有人心疼女生的遭遇,有人认为女生太孤僻,还有人将问题抛给了考公事业,认为应该取消面试,以笔试成绩为主。
可以说,这是一起悲剧,从目前流出的一些线索来看,这位女生原本可以有机会逃离这个结局,但是她还是默默接受,仿佛是泡在温水里的青蛙,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文章的原文在网上广泛传播,很少写实的小说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虽然作者坚持事件是真实的,但是在描述过程中,很容易带入一些写作手法,用来牵动读者的心。
换句话说,33岁女生死在出租屋可能是事实,但是一些细节上可能加上作者的主观思想,才能创作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悲剧小说,而网友虽然同情女生的遭遇,但是更想通过这件悲剧来发声,喊出心中的想法。
有新闻报道指出,33岁211高校女生饿死在出租屋内,有老家村民回应:“她孤僻偏执,活在自己世界里,不是211毕业,只是普通大学。”
这些都与文章的一些细节有出入,接下来得看官方进一步核查了。
这个村民还透露,女生去年没考上公务员,想去西安一边打工一边备考,但是有没有在西安找到工作,这个他并不清楚。
还有就是借钱的细节,女生家里是低保户,爸妈本地打工,弟弟回西安打工,不存在到处借钱借不到的情况。
如果村民所说的是属实,那这篇文章还是有虚构的情节,甚至于可以说,没有关于钱和211名校的身份,这个悲剧被关注的热度会下降不少。
为什么会有不少的网友质疑这件事?
因为一个正常人是有求生欲望的,在他遭遇生活困境的时候,会想办法求助,用尽全力地逃离这个处境。
很多负债累累的人就是凭借着这样的求生欲望走过来,背后是不服输的精神,而33岁女生死在出租屋里,20多天没人联系她,这些细节是否属实,真的需要进一步核实。
有网友罗列了文章的一些细节,给未看过原文的读者参考。
个人观点
目前已经证实了有女生在出租屋内死去的消息,但是还没有具体的情况通报,作者删文发布通报,坚持事件是属实的,有没有一种可能,作者用小说的写作方式讲述此事,为了达到叙事风格,顺其自然地加入了一些情节?
回到谁是压死这个女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特别是正在奋斗的人,从这起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无论是女生父母重男轻女,将她的骨灰和遗物都扔了,还是女生多次考公无果,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出租屋内等死,这都是某些群体的真实写照。
然而,我更相信的是,女生没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面对看不到希望的未来,学历没有办法让她走出困境,反而是拉着她堕入深渊。
或许她不理解,为什么拼命从农村出来,拿到了不错的成绩,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
这种情绪是很容易让人绝望的,要是当事人还不懂得求助他人,那么可能就会发生悲剧,还是希望大家别轻言放弃。
悲剧比喜剧更要让人印象深刻,女生用她短暂的一生告诫迷茫中的人,在生命最后的一刻,你是否后悔过此前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