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管制后,尝到断供滋味的美国企业,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性?

住顶楼小邹 2025-04-18 03:37:2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记精准反制!中国宣布对关键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后,效果几乎立竿见影。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迅速感受到了冲击波。

据报道,从F-35战机生产线告急到新型无人机项目停摆,美国企业库存快速见底,甚至传出希望中方能“留情面”放宽限制的消息。

美国产业链的‘稀土’阵痛

美国那边现在有点头疼,他们引以为傲、烧钱无数的F-35战斗机,居然传出可能要停产的消息。问题不在于技术不过关,也不是预算不够,而是卡在了一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极其关键的原料上——稀土。

这事可不是小题大做。要知道,美军高达87%的武器系统,从导弹到战机,都离不开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材料。

所以,当中国开始限制稀土出口,作为贸易摩擦中的反制手段时,这一招可以说直接戳中了美国国防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要害。

实际上,在美国搞“对等关税”这类贸易保护政策,步步紧逼之后,中国商务部很快就采取了行动,明确限制了包括钐、钆、铽在内的七种中重稀土的出口。

这些正是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急需、又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种类,可以说掐得很准。

消息一出来,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收紧,美国那边,特别是军工和高科技行业,立刻就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生产线,现在就因为缺关键的稀土材料,面临停产的风险。还有美国海军陆战队搞的新型电动无人机,也因为拿不到稀土永磁体,项目直接卡壳了。

五角大楼自己的数据都显示,美国上千种武器系统里,有87%的关键材料,像镓、锗、锑这些,都得靠中国供应。

光是一架F-35战斗机,就需要用掉差不多408公斤的稀土材料,从隐身涂层到发动机涡轮叶片,背后都有中国技术的影子。

再说那个美国唯一的芒廷帕斯稀土矿,情况就更尴尬了。

美国自身的能力不足

矿是美国的没错,但挖出来的矿石,绝大部分还得漂洋过海送到中国去提炼加工。等加工好了,这些稀土产品又得再进口回美国。这绕了一大圈,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资源和成本上的讽刺。

高科技产业也跑不掉。很多航空航天公司因为稀土供应跟不上,生产关键部件遇到了麻烦。特斯拉在德国柏林的工厂,因为缺电动汽车电机要用的钕铁硼磁材,产量不得不大幅削减。

波音公司下一代战斗机F-47的研发,也因为稀土供应问题被迫推迟。

更要命的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光刻机,像ASML正在研发的6纳米EUV光源技术,里面的驱动激光器、靶材、收集镜三大核心部件,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材料。

这对美国高科技的未来发展,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稀土一断供,美国企业立马坐不住了,急着找替代方案,甚至不足9日,就开始放风希望中国能放宽出口限制,望中方留情面,对自己之前的贸易保护行为却绝口不提。

信息来源:《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美国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观察者网,2025年4月14日。

问题是,大多数美国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平时不愿意囤积太多稀土,现在库存快见底了,工厂真有关门的风险。这些企业开始火烧眉毛地为可能到来的稀土危机四处想办法。

那为什么中国能这么有效地“卡脖子”?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牢牢掌握着稀土产业链的核心优势。

中国的稀土优势

中国的稀土年产量占了全球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像镝、铽这些重稀土,几乎是全球独家供应,市场份额高达99%。

但更要命的是,中国不光是挖矿挖得多,关键在于提炼和加工环节也牢牢掌握在手里。全球大概86%的稀土矿石,不管从哪儿挖出来的,最后都得送到中国工厂去进行复杂的冶炼和分离。

技术上更是领先。中国工厂能把稀土提纯到可怕的99.99%级别,相比之下,美国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最多也就做到99.5%。纯度差一点,性能可能就差一大截。

而且,中国在稀土加工这块还握着大把的专利技术。这意味着什么?就算美国现在想奋起直追,自己投资建稀土生产线,很可能还得先绕过或者向中国购买相关的技术授权,门槛相当高。

这么多优势叠加在一起,就让中国在稀土领域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这成了中国在和美国掰手腕时一个实实在在的筹码,让中国在谈判桌上说话更有底气。

简单说,靠着对整个稀土产业链的掌控,中国在全球竞争里站稳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战略位置。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那边显得有点没辙,甚至有些慌乱。特朗普政府甚至异想天开地提过一个“海底挖矿”的计划,想去太平洋深处捞那些富含金属的多金属结核,指望着用这个来替代从中国进口的稀土。

但这计划,稍微琢磨一下就知道不太靠谱。首先技术上就是个大坎,深海5000米的高压环境,以美国当时的技术,连3000米深度的作业都还搞不定。

这么大规模地在深海“开膛破肚”,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也太大了,国际上反对的声音一直没停过。

最关键的是不划算,根据估算,捞一吨海底矿石的成本高达三万美元,比从中国直接进口稀土贵太多了,经济账根本算不过来。

说到底,中国打出稀土这张牌,已经不单单是贸易层面的你来我往了。这更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想再只当一个默默挖矿、提供初级原料的角色了,而是要开始深度参与,甚至主导这个关键领域的规则。

更厉害的是,凭借着技术和专利上的领先优势,中国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很高的技术壁垒

这种精准的出击,确实让一些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痛楚,也清晰地亮明了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稀土这种关键资源的战略分量只会越来越重。中国在全球资源版图中的角色,也会更加举足轻重。

1 阅读:11

住顶楼小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