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洲资产再被抢,谁来保护利益

习惯养成指南 2025-03-18 22:16:37

3月13日最新消息:尼日尔要求三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同日,尼日尔旅游部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

尼日尔在哪?到底是谁这么胆大敢驱逐?本次的损失有多少?近几年还有哪些情况?为何中国海外资产频频被抢?美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海外资产为何变成“唐僧肉”?难道真的不怕孙悟空打他们吗?

一、尼日尔地理位置与政治背景

尼日尔是西非内陆国家,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该国以铀矿和石油资源著称,但长期面临贫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威胁。

此次驱逐事件的决策者为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其政权自2023年军事政变后上台,以强硬手段巩固权力并试图通过资源控制缓解财政危机‌。

‌二、直接经济损失

1、中石油4亿美元预付款面临回收风险: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与中石油签署协议,获得4亿美元贷款用于原油出口,但因无力偿还本息转而发难‌。

2、炼油厂账户查封导致原油出口受阻:津德尔炼油厂(Soraz)是中尼合资企业,占尼日尔GDP的10%,账户冻结直接影响原油生产和出口收入‌。

3、阳光国际酒店被吊销执照:具体损失未披露。

三、‌中国海外资产被抢事件高发

1‌、秘鲁港口经营权撤销‌(2024年)‌:中远海运2019年取得秘鲁钱凯港独家经营权,计划投资超百亿打造南美枢纽港。秘鲁政府单方面宣布合同无效,要求中企继续完成剩余30%工程但放弃运营权,导致中企直接损失超百亿人民币‌。

‌2、‌墨西哥锂矿国有化‌(2024年):赣锋锂业投资的Sonora锂黏土项目,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锂资源储量全球最大。墨西哥政府以“资源主权”为由,直接宣布锂矿国有化,中企前期投资无法回收‌。

3、印度没收小米48亿元资产‌(2023年):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非法汇款”,冻结其银行账户并没收48亿元资产,相当于小米在印十年利润总和‌。

四、美国如何维护海外经济利益

1、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美国与多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确保海外企业享有“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

2、美元霸权与资本管控:利用美元结算体系(SWIFT)限制对手国企业跨境交易,例如2023年对部分中资银行实施次级制裁,迫使其放弃与伊朗的能源合作‌。

3、军事基地保障资源安全:通过海外军事基地(如中东第五舰队)控制关键航道和能源运输线,确保美企在冲突地区的资产安全‌。

五、我们应该有何警醒!!!

1、是否可以成立私人武装保安公司 保护我们的海外利益?

2、是否咱自家的航母去非洲溜达溜达了,国家利益要自己保护?

3、海外军事基地应该尽快提上日程,该亮剑时就亮剑!您觉得呢?

0 阅读:3

习惯养成指南

简介:随便写写,随便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