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太平洋”军演计划曝光,三路兵力从阿拉斯加、本土、夏威夷出发,4天内完成对台海方向的战略集结,演习规模空前,那么这一行动背后都反映了美军哪些战略焦虑?解放军又将对此做出哪些反制?


据悉美军在这次军演中,出动了300余架战机、4个航母打击群、太空军卫星集群联动,日均消耗燃油超2万吨,首次整合了海陆空天及海岸警卫队,尝试构建跨域杀伤链,目标在72小时内建立西太制空权,然而鉴于美军现役F35C作战半径仅1100公里,从关岛起飞需至少3次空中加油才能覆盖台海,因此加油机成为了其续命核心所在。

五角大楼评估显示,若失去加油机支持,美军在西太的空中战力将骤降83%,这也就解释了美军为何会在之前的演习中,一口气出动20架加油机,直接创下了太平洋战区单次演习加油架次的纪录,而美军将加油机视为胜负关键,也暴露出三大结构性缺陷。
二、加油机困局:美军“太平洋动脉”的脆弱性
美军太平洋动脉出现危机,KC135平均机龄61年,KC46故障率高达30%,面对解放军霹雳17和东风26,战时存活时间甚至不足15分钟,据相关演习数据显示,其加油机群在解放军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模拟攻击下,72小时内战损率突破70%,此外还面临着后勤黑洞,每架F35C完成台海任务需消耗8万升燃油,相当于3架KC46的运力,而美军现有的加油机群仅能维持5天的高强度作战,对比中国列装的40架运油20,单机载油量110吨,且具备野战机场起降能力,美军的加油机根本不够看,其隐形加油机项目已经推迟至2035年,而中国基于运20平台的隐身加油机原型机,如今已完成首飞,载油量达150吨,可伴随歼20集群行动。

不过面对美军的演习挑衅,中国也构建起三层反介入体系,不管是部署空中猎杀网,还是升级区域拒止能力,都足以让美军现役的拦截系统形同虚设,与此同时中国的造船业产能是美国的230倍,完全能快速填补战损,形成碾压优势。
三、战略误判:美军演习暴露的三大认知陷阱
美军演习暴露三大认知陷阱,时至今日他们仍幻想依托关岛至澳大利亚基地链,却忽视了解放军中程导弹早已覆盖第二岛链全境,同时也低估了体系作战的能力,试图用多军种缝合来对抗中国的全域联合作战体系,殊不知北斗三代厘米级定位和量子通信,让解放军跨域协同的效率超过了美军3倍不止,最后就是对核威慑平衡的误读,东风41洲际导弹搭载10枚分导核弹头,能在12分钟内覆盖北美,迫使美军所有的常规冲突都将面临核升级风险,五角大楼的军演剧本里,唯独漏掉了最关键的变量,那就是中国军工的进化速度。
结语:太平洋天平正在倾斜

当美军忙着在演习中拼接跨军种拼图时,解放军已用歼20的隐身突防、霹雳17的超远狙杀、东风家族的钢铁暴雨,构建起立体反介入长城,他们演练的是如何生存,而中国演练的是如何终结战争,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重返太平洋秀,或许将成为美军霸权落幕前的最后一支华尔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