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从动力系统上来讲,歼36可能采用了3台涡扇10C发动机的配置方案,单台最大加力推力可达到14.5吨,较早期型号提升了18%,而这一选择看似保守,实则蕴含深意,相比美国F35A配备的F135 PW 100发动机而言,歼36虽然在单机推力上存在差距,但三发布局带来的总推力优势能达到42吨,甚至远超F22A双发31.8吨的总推力,这种设计既规避了涡扇-15量产初期的可靠性风险,又通过冗余设计提升了战机的生存能力,无疑是一种值得稳健推进的技术路线。

中国歼36战机实现从动力系统到武器革命的跨越,除了三发布局的优势外,中国航发集团在珠海航展期间展示的斜爆震发动机工程样机,已实现持续工作120秒的突破,其理论燃烧效率较传统发动机提升25%,预示着未来换装后的歼36,可能具备4马赫以上的持续超巡能力,不过正如美国《航空周刊》专家所指出的,这类革命性动力系统从实验室到装机,至少需要7到10年的验证周期。

此外在武器系统配置方面,歼36也展现出了颠覆性的设计理念,采用一加二的三弹舱布局,主弹舱尺寸远超美国的F22,两个侧弹舱各可容纳3枚霹雳15E中远程空空导弹,其采用的固体冲压发动机技术,能将有效射程提升至200公里级别,而且主弹舱还创新式的采用了六联装旋转发射架,可搭载6枚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该型导弹配备双脉冲发动机和主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射程足以突破400公里,再和机载量子雷达系统配合使用,完全有可能形成对预警机的战略威慑能力。

歼36的问世或将重新定义空战规则,在战略打击方面,歼36前机身两侧设置的半埋式挂点,可携带2枚4.5吨级的鹰击21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这款速度达6马赫的武器系统采用乘波体构型,突防能力已在055大驱的实战部署中得到验证,标志着歼36正式具备空中武库机的功能。

从《舰载武器》披露的技术路线图看,歼36项目组正在推进三大革命性升级,首先就是能量武器系统,如今已完成50千瓦级机载激光武器的地面集成测试,可有效拦截10公里内的来袭导弹,其次就是智能蒙皮技术,全机90%的表面积覆盖柔性相控阵雷达单元,探测方位角扩展至150度,配合量子通信设备,形成战场态势感知的绝对优势,最后就是忠诚僚机的协同作战,通过太赫兹数据链可同时指挥8架无人作战平台,形成半径1500公里的分布式杀伤网络。
对比分析显示,尽管歼36现阶段仍使用过渡动力系统,但其模块化设计也为后续的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这款战机的出现不仅会改变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更标志着中国在第六代战机技术竞赛中已占据先发优势。